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均 《中国藏学》2006,(2):57-59
研究藏学离不开实地考察。如果你是研究藏学的,说到佛教、教派、地缘政治,光凭空口说是不行的,所以说实地考察是十分必要的。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研究藏学经常是我抄你的,你抄我的,互相抄袭,想实地考察也没有资金、没有机会。当然现在情况好了,比如最近《青海电视报》上刊登的长江、澜沧江江源考察,由于考察人员实地到了那里,效果就非常好。但也有遗憾之处,他们在当地停留的时间较短,对当地地下的文物、资源谈得较少。  相似文献   
12.
<正>读了蒲文成同志等著的《觉囊派通论》,不禁沉思良久.这是一本钩深致远的书,一本彰幽发潜的书,是研究藏族政教史不可或缺的书.通过这部书,使人们重新认识、了解被误传为已经氓灭了的藏传佛教的一个古老宗派——觉囊派.实际它并没有泯灭,一直在青康高原上传播着,有它的寺院、信徒和弘传的区域;有它的学习、讲修体系;还有为传播本派典籍而设置的印经院等.由于教派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日月山位于青海湟源县南,当唐蕃大道之要冲,为青海省牧业区与农业区之分界和为唐蕃争战时之要塞,也是唐文成公主入蕃故事——日月石镜之起源地,日月山之得名,即由此故事而来。唐时谓之赤岭,现当地群众称唐蕃大道所经之山口为红牙壑,即赤岭之意。唐蕃大道上的这一要地,本来没有什么争议,但(日)佐藤长于其《西藏历史地理研究·唐代青海拉萨间的道程》中说:  相似文献   
14.
吴均 《中国藏学》2008,(1):32-44
本文在辨析"青海"与"多麦"这两个地名的基础上,指出作为汉藏文化交流和融合地域的多麦地区是操蕃语的羌人部落与其他语种的诸羌共同生活发展的地区。吐蕃势力扩展至多麦地区后,其文化呈现出以下特点:推广使用新创制的藏文,促进了语言的统一;宗教文化从相互排斥进入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三)噶举派 噶举意为口传(),亦有因它的创始人玛尔巴译师却吉罗追(一○一二——一○九七)、米拉日巴(一○四○——一一二三)等人在修法时,曾着白衣,以及这个教派的各个支派中日朝巴(山居静修僧)也有穿白色袈裟和禅裙者,所以叫做白传()。其实际意义,如土观在《诸派源流》中所讲:“领得亲教主持传承之意。”噶举派是一个派系众多的教派,有  相似文献   
16.
《新唐书·地理志》中对“唐蕃古道”自“截支桥”以南的走向记载如下: “截支桥,两石南北相当;又经截支川,四百四十里至婆驿。乃渡大月河罗桥,经潭池、鱼池,五百三十里至悉诺逻驿。”上述记载虽嫌简略,但对截支桥至悉诺逻驿这段道程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青海历史梵曲新音》系青海佑宁寺堪布松巴·益西班觉(一七○四——一七八八)于1786年所著,是这位藏传佛教名宿晚年应青海蒙古额尔德尼车臣博硕克图贝子措结多尔济之请求而写出者。简称《梵曲新音》,通称《青海历史》。此书是一般应酬之作,自称“不受词藻学、古词之束缚,而以普通用语写出的一部书,取材于各大喇嘛的传记,而大部分则来自值得信赖的古老民间传说,为了合于各种口头流传,不计其来源之是否可靠,可能有错  相似文献   
18.
三月中旬,解放军某部举办了一期指导员培训班,着重围绕如何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问题,组织大家学习演讲学,共同研讨讲课艺术。此次学习提高了指导员的授课能力,较好地解决了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讲课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所谓“喇嘛教”二、佛教与本教 (1)本教不是佛教 (2)本教的起源 (3)本教的派别 (4)本教与佛教的斗争 (5)本教与佛教的异同三、关于前宏期与后宏期四、关于藏区佛教各派的兴起与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 (1)阿底厦与噶丹派 (2)政教合一组织形式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青海藏文研究社是一所以“学习藏族文字,勾通汉藏文化”为宗旨的民间学术研究团体。在它不长的十余年活动中,曾培育了一批有志学习藏文、勾通汉藏文化的各族人士;出版了一些藏汉文合壁的词典等工具书籍和民族教育方面的教科书等;在民族教育和文化、民族团结方面做了一些奠基工作。这个兴起于青海,活动于二十年代的西部民间学术团体,虽由于成员凋零殆尽,研究成果已几将湮没无闻,但它在藏汉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曾增添了一些文化沉积,激励了一些人的心理定势。回首往迹,似尚有一些值得一提之处,谨于此摭取一二,作为献曝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