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吴敬琏一、对以往改革的回顾从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一种很有影响的看法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秘密在于采取了“整体渐进的改革策略”。纵观历史,这种判断并不符合实...  相似文献   
12.
我想就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如通货膨胀问题、腐败问题、地区间差距拉大等问题谈点个人看法,讲一讲出现这些问题的一般原因和具体原因,供同志们在分析经济形势时参考。先讲客在上述问题的一般原因或说是总背景改革开放14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的说是好的,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波动。较大的有四次。第一次在7O年代末到SO年代,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经济秩序混乱,86年进入国民经济调整。第二次是84年末,表现为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官倒等等。85年整顿,加强宏观控制。87年第4季度采取了“双紧”政策,年底经济有了…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我们已经讨论了27年多了。直到现在,经济转型依然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体制问题。当前的情势是,转型已经迫在届睫,已经到了不转不行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吴敬琏 《决策探索》2008,(14):21-24
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解放思想,怎么解放思想,解放什么思想?第二个问题是:广东的经济转型怎么转?第三个问题是:转型已经提了很多年,为什么还是转不过来?  相似文献   
15.
一、党的十四大决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过去出现了多次的反复,以后也可能还会出现反复,但是出现完全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是很困难的.所以明确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其意义非常重大,不但理论意义和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症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讨论这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就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生产目的的实现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一建国以后,主要是1958年以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满足全体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这突出的表现为我国工农业生产增长虽然不算很慢,但人民生活并未得到相应改善。在1958—1978年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6%,农业总产值为3.1%。生产的这种增长速度不仅是旧中国望尘莫及的,就是同当代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也是比较高的。据统计,在1950—1977年期间,日本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2.4%,农业总产值为2.7%;西德工业为6.9%,农业为1.8%;美国工业为4.5%,农业为1.9%;苏联工业为9.7%,农业为3.3%。可见,在这个期  相似文献   
17.
苏绍智同志的近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篇幅不长,共六万余字,读起来饶有兴味。它记录了我国经济学界清除极左路线流毒的战斗历程,并且瞻望未来,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颇能启发人的思考。经济学界对极左经济理论的批判,是从清算林彪、“四人帮”对所谓“唯生产力论”和“物质刺激”的批判开始的。林彪、“四人帮”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谬论,是他们宣传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吴敬琏 《职业》2002,(6):8-9
最近几年来,政府提倡教育改革,打破了学校一律官办的老规矩,各地涌现了一批民办学校,与官办学校相竞争.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在民间兴学的潮流中提出的一些口号和出现的一些现象却使人不无隐忧.使我特别觉得不舒服的是有些地方办起了一种名为"贵族学校"的中等、初等乃至学前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的经济情况,大概是这样: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经济急剧地下滑,一直到1999年进入谷底,2000年发生重大转机。到去年,从年初开始出现了世界最大经济体,也是我们主要出口对象国的美国,经济增长放慢,“9·11”以后更加陷入了危机。我们的外部环境变坏,  相似文献   
20.
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经济增长和早期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已经不是靠资本积累,而是靠效率提高实现,这种增长模式体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中国片面追求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已经造成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下降、技术创新的滞后、服务业发展的缓慢、生态环境的破坏、就业难度的增加以及金融风险的隐患。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注重效率的增长模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转变思维定势,建立一个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体制,加快服务业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文章针对一些学者关于“中国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且这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等等质疑,逐个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