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刑事指令再审是刑事再审中经常被运用的程序,它对于纠正冤假错案发挥着积极作用。2012年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指令再审程序予以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尽管如此,从法理的角度考察,新《刑事诉讼法》并没有从根本解决理论上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平衡、法的既判力维护、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侵害和司法中立原则的保护等困境和实践上的再审标准模糊、启动主体宽泛、审级制度复杂混乱和时效与次数不加限制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刑事指令程序的研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逐步向多元化、集团化格局转变。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使企业能够从多渠道获取利润,分散单一行业的周期性风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由于非专注化经营形成的经营风险和多方面资金占压形成的资金链风险。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西方主要经济体发展明显放缓,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内外交困,全球经济进入下行通道。  相似文献   
23.
纵览中国古代法官选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很多与现代法官选任制度不同的特点.在选任标准上重视候选人的道德品质而轻视法律知识素养;在选任方式上不拘一格,一般以一种选任方式为主,辅之以其他几种次要的选任方式;在选任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常出现制度异化的现象.对于这些特点的认识,可以推动对我国现代法官选任的反思和改进.我国现代法官选任应以知识和能力考查为主,不宜过分强调选任时的道德认定;应当拓宽法官选任渠道,探索从法律学者和律师中选任法官的特殊机制;法官选任制度的设计和完善过程中应当谨防制度异化.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中国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难点问题,如增值税税收征管难度加大、准予扣除税金的固定资产范围难以选择、财政收入承受巨大压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难点结合中国国情,从税款的抵扣方法、转型的步骤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5.
通过何种方式抑制企业高管特别是国企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等控制权收益,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改革的难点问题。根据高管收益替代的理论分析,基于中国企业高管薪酬逐年上升的事实,采用Driscoll-Kraay标准误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以2003—2009年755家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随着中国企业高管显性报酬的提高,高管显性报酬对高管控制权收益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显性化效果显著;然而,由于存在着监督力的差异,国企高管控制权收益的显性化效果弱于非国企,因此显性化改革过程中监督力的强化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6.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要保障,也是达到高校培养人才根本目的所必须的途径。因此,高校学生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都必须跟随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做出应有的调整。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  相似文献   
27.
28.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理论,他们的经济理论在研究出发点、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内容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对治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给出性质迥异的答案。  相似文献   
29.
2009年3月,中央八部委出台规定,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被害人救助的具体实施办法,开展具体救助工作。无锡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包头市人大常委会都制定了相应地方条例,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局限:与其他救助衔接方式不明,救助条件过于严苛,权利主体混乱,权利告知义务缺失和标准不确定。针对这些局限提出对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议:明确与其他救助结合方式,协调相互关系;关注犯罪危害结果,给予有需要的被害人切实帮助;确定救助性质,弄清权利主体;规定告知义务,方便权利主体行使权利;与审查机关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救助标准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30.
如果刑事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既有可能使其本人及近亲属陷入生活上的困境,也有可能使其产生仇视社会的心里,构成威胁社会安定的隐患。文章介绍了不同刑事被害人救济学说产生的理论依据并作以评价、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社会福利说为主、以国家责任说为基础的救济制度,以期促进我国的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