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日本侵华时期,日伪在沦陷区推行的教师教育是其实施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伪在沦陷区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还对教师教育制度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对教师队伍进行清理、整顿。但是,广大爱国教师并未屈服,他们利用一切时机开展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相似文献   
32.
俞子夷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毕生从事小学教育的实验和研究.为探索设计教学法中国化的途径,他从三个维度对设计教学法进行了努力,即理论研究、教育实验、视察标准.他的改革成果,不仅可以深化对近现代教育实验史的认识,而且对外来教学方法中国化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3.
受西方列强的冲击及西学东渐的影响,沿袭中国古代近千年的传统书院面临着挑战及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历程,河北书院也在清末"戊戌改制"与"新政改制"中发生剧烈变革。在20世纪初新教育制度建立过程中,旧式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从此河北书院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教育舞台,却成为新教育的重要资源或组成部分,为近现代河北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4.
清末新式小学教育改革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新政”时期,建立新教育制度,小学教育有了法律的依据,并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由此,近代小学教育制度得以确立,推动了小学教育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小学教育在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效,但也存在种种问题,如封建性浓厚,教学问题层出不穷,办学经费不足等。  相似文献   
35.
“教授治校”是清华大学历史上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它的确立是与梅贻琦的努力与支持分不开的。这种管理模式推动了二十世纪30~40年代清华大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研究之。  相似文献   
36.
蒙台梭利教学法于1913年传入中国,引起众多教育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反复的教学实践后又一度沉寂,直到20世纪80年代重新获得广泛追捧。探究蒙氏教学法在中国的导入、实践历程,并据此评析该教学方法在中国传播的利弊得失,以供现阶段研究、采用蒙氏教学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7.
蒙学教育自三代而始,历经周秦、魏晋、唐宋的稳步发展,至清已达到更为完备和成熟的程度。伴随着蒙学教育的发展,清代前期的蒙学教材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多样化、完备化的发展态势。在教材的编纂体例上,更为关注儿童自身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行文上注重押韵、内容上贴近日常生活。此一时期蒙学教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前代蒙学教材的合理继承;重视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突出历史性与常识性的教育内容;与科举取士的紧密结合以及杂字教材的出现等。  相似文献   
38.
宋代重庆的战略地位提高 ,随着重庆经济的开发 ,学术文化异军突起 ,雄踞西南 ,波及全国。在教育领域、学校制度及科举选士等各方面都融入了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重庆各地的官私学数量增加 ,教育内容和方法深受理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39.
具有学校教育性质的书院,重庆是在宋代才蓬勃发展的。这种独特的教育机构的出现除了该区域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客观原因外,还在于它本身有官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宋代重庆书院以北岩书院、濂溪书院为代表,能够体现中国内陆地区书院办学及组织管理的一般状况及原则。程颐、周敦颐等理学家在重庆书院讲学,培育人才,传播理学、推动了川东地区文化学术的发展,余风所向,波及川西及周边地区,构成宋代理学流派分布中的典型区域之一,且为关洛学派、程朱学派理学正宗的中介或媒体,在理学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历史地位。正是重庆书院推动理学的传播以及区域性教育文化的转型,使得长江上游区域文化中心一时显现出光彩夺目的迷人景观,促成了重庆文化学术的第一次高峰。  相似文献   
40.
对于宋代河北书院的研究,从以往的3所扩充到5所,并对5所书院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书院师生体现出来的理学家教育理念及方法.对比全国其他区域书院发展的状况,宋代河北的书院发展相对薄弱,与古代后期相较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是战争的影响、行政建制问题以及河北地区遭受的蝗灾、洪灾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