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6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581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141篇
人才学   75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1058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2396篇
社会学   288篇
统计学   17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2002年,四川南部地区泸县石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的石刻浮雕画像,这些石刻浮雕画像雕刻内容中,"椅子"造型样式丰富,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为我们提供了南宋椅子造型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2.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土文化是推动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根基,但文化发展也是乡村发展的弱项。乡土文化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塑造“人”,乡土文化的多元功能属性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契合,可以通过构建“乡土文化+人”联动框架,剖析乡土文化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然而,乡土文化赋能面临着人口、文化等方面的难题,为充分发挥乡土文化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需在增强农民主体地位、促进城乡文化协同发展、优化乡土文化再生环境等方面下功夫,重塑乡村社会内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3.
目前针对我国城市更新的财务分析方法研究较为滞后。基于地方政府的视角,结合现代会计准则,构建了具有中国城市化特色并且与城市用地空间紧密结合的城市更新财务模型。城市的居住用地、公共配套用地以及产业用地分别对应财务模型中的融资、资产和收入项。城市更新的目标是地方政府在城市投融资阶段结束后,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寻求运营阶段利润的最大化。在基准财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放松假设前提,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对城市更新典型模式的分析,解读不同模式的财务本质以及背后隐藏的财务风险。结合以上分析,从用地结构调整、开发模式选择、公共资产盘活、产业用地出让以及用途和产权变更五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城市更新的规划策略和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44.
妇女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乡村振兴中的女性力量不可忽视。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当下,海南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的互动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特别是海南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存在经济建设作用发挥不到位、组织参与水平有待提高、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程度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广大少数民族妇女自我能力提升,自我形象展示与自我发展进步。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就上述问题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45.
清朝灭亡后,原藏于清宫内的法书绘画从宫中散出。近三十年来,这批清宫散佚书画作品陆续出现在国内各大拍卖公司,其中不乏国宝级的五代、宋、元巨迹。通过拍卖公司的竞拍,这批散佚书画少数重新回到博物馆中,而绝大多数则被私人拍得,成为私人藏品。  相似文献   
146.
基于2011—2020年中部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及ESCI模型分析中部四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并使用ESTD模型分析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显示:(1)从四省整体来看,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排序为水文调节、气候调节、气体调节、净化环境、水资源供给、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美学景观、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维持养分循环,2011—2015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均呈上升趋势,2015—2020年均呈下降趋势;(2)中部地区四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名为湖北省>安徽省>山西省>河南省,价值分布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各省用地ESV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减;(3)中部四省整体呈协同关系,河南省和湖北省2011—2020年都呈协同关系,而山西省、安徽省权衡协同关系并存。  相似文献   
147.
近年来,国外旅游研究开始关注嫉妒情绪对旅游意愿的影响,然而目前学界对其内在作用机制的讨论相对不足。其中,特别缺乏从善意嫉妒和恶意嫉妒两个维度对旅游意愿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与比较的研究。文章基于平衡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善意嫉妒和恶意嫉妒对目的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善意嫉妒正向影响旅游意愿,而恶意嫉妒对旅游意愿没有直接影响;目的地态度在善意嫉妒与旅游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恶意嫉妒与旅游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钦佩性自恋负向调节了目的地态度在善意嫉妒与旅游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正向调节了目的地态度在恶意嫉妒与旅游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对我国互联网扩散的地区不平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采用基尼系数概念来描述互联网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究影响互联网扩散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发展的地区差距在不断缩小,其差异程度逐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接近。而决定中国不同省份之间互联网扩散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的。在扩散的早期阶段,经济因素(人均GDP)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扩散过程的继续,其他因素如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对互联网扩散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分析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邮政普遍服务范围界定的观点,探讨了邮政普遍服务界定存在的认识误区,指出应从保护人权的完整、保护公民的通信权、扶助弱势群体和促进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四方面来界定邮政普遍服务范围。在总结国际经验后提出:通信服务是邮政普遍服务最基本的内容;为充分发挥邮政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促进作用,可适当扩大邮政普遍服务范围;邮政普遍服务范围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确认简便、易操作是邮政普遍服务范围界定具有可行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0.
李世泽  吴碧波  潘静 《创新》2019,13(2):96-105
广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近邻,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关键节点。广西具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和基础,如高层互访引领交流合作、交通互联互通明显加快、重点领域合作卓有成效等。但是,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仍存在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高、合作领域有待深化拓展、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等问题和挑战。要明确优劣势,找准着力点,在交通、物流、科技、制造业、旅游、金融等合作领域寻求新突破,把广西对接大湾区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