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28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427篇
社会学   11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3篇
  193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战后的波斯尼亚社会中,所谓"战斗人员群体"(从前的战士、残疾的退伍军人和阵亡战士的家属)在其数量和象征意义上都占据了重要位置。战争期间,当时的三支军队都建立了照管战斗人员及其家属和重新部署从共产党时期继承下来的军事模式的新制度。战斗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出现在战后初期阶段加速增长,呈现的特征包括其暴力经历、所具有的法律和象征性地位及其与各种协会组织的融合。到1990年代末期,这些战斗人员生活境遇的下降和逐渐丧失的特殊地位导致了一场严重的身份危机。2001/2002年,社会民主党在穆克联邦选举中获胜之后,前战斗人员协会支持了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含混的分离意向,并对改革军人退休金制度表示强烈反对。但是,前战斗人员也以非正式方式参与了波斯尼亚社会的演化,甚至能够在社会协调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形态所生成的重要的基层经验和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国家治理形态和实践。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和趋势,本文旨在通过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具体形态及本质,系统分析社会矛盾化解和转化的应然性结果和现实多元化调解机制的现实运行效果之间的张力,辩证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多元化调解机制在党建引领、组织联动、数字智能等方面的路径,尝试建立一种适应社会矛盾变化趋势的多元化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23.
每一个民族都有世代创造、延续的传统文化财富,其中民间信仰是重要质点之一,具有其它文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它深深地植根于广大民间,时刻影响和支配人们的心理及行为。同时民间信仰也是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自我认识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4.
乘风破浪正有时——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四周年之际,在新疆的反恐问题日益凸显、形势日益复杂之时,中央召开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中国"命"即命运观念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大致如下:首先,其起源于原始社会,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这是有实物资料可以证明的中国"命"观念的发生时期.继而,这样一种观念延续至三代,并且此时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极其丰富的资料.最初始的"命"观念资料来自占卜活动,它在发展中有骨卜、龟卜和筮占的不同形式.相比之下,语词所直接表达的"命"观念要在殷商以后开始出现.无论是占卜所体现的"命"观念,还是语词表达的"命"观念,都可以区分出两条线索:国家命运的线索和个人命运的线索.一般而言,正式文献记载如<尚书>、<诗经>中的<颂>、<雅>部分、<左传>和<国语>的主要部分反映了"命"观念的逐渐下移过程,即总体上是从商周时期的"国家命运",到春秋初年的"诸侯命运",再到春秋后期的"普通人命运".但我们切不可为官方的记录系统所"迷惑".事实上,更为"私密"的占卜手册<易经>就向我们显示或证明了这种状况.此外,诸如<左传>、<国语>中的一些记载也向我们呈现了不少有关"个人命运"观念的消息.中国人命运观中可预知观念和道德观念在殷周时期已经完全定型,西周末年出现了可预知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否定形式,必然与偶然观念则在春秋时期也已经初具雏形.而我们在春秋晚期所看到的"命"观念实际上已经与儒家和道家的"命"观念完全相同了.  相似文献   
26.
吾淳 《学术界》2012,(8):34-46,286
中国古代“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知识密切相关,或者说,它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体地,“类”观念与知识的关系沿两条线索发展和展开,并形成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是分类,其二是比类.这样两条线索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分类线索在春秋时期已经渐趋成熟,至战国时期已经形成逻辑学的成果;比类线索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充分发展起来的,到了战国末年和秦汉之际遂形成泛滥之势.  相似文献   
2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2007年以来,伊宁市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要求和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和力,  相似文献   
28.
文论研究通常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出发,寻找其研究对象,作家、作品、诸者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9.
钟烈妇     
烈妇平江人姓彭氏、年十七、归于钟氏子、逾月夫死仰药殉  相似文献   
30.
现代国家的兴起、现代国家的治理以及沟通能力的发达,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科学与治理的互动(维特罗克,1989年)。曼海姆最早注意到了近代政治与科学的渐次结合(1936年,第36页),他指出,“……政治,起码打算让人接受的政治形式,是徐着一层科学颜色的。”反过来,科学①以及知识的生产.也颇受到政治的影响。过去20来年里,政府和科学都经历了不小的变化,二者的互动大为增强。合法的政体以及国家机器治理国家的方式历经修正;发生了越来越多的文献所说的从统治(government)向治理(gover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