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一、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目前,施工作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企业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市场开发上,对如何以最低成本干好工程研究则力度不够.施工项目开始后,不按照施工项目管理的要求组建项目部、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加上责任成本体系不健全,预算分解责任不到位,项目成本控制目标不明确,致使不能对施工项目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其结果是再好的工程也要干亏,无法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
建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已成为时代命题。顺德"饮灯酒"传统节庆蕴含文化自信因素,且建构积极的生活,主要表径有:乡民参加灯酒活动热情高,活动公益竞投主旨突出,活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探究其文化自信之因,与顺德经济发达、乡民眼界开阔、爱国爱家情怀、乡民求吉需求有关。顺德"饮灯酒"节庆,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增加乡民凝聚力,传播美好社会风尚,彰显文化自信的多方价值,对其他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3.
94.
殷商时期的天下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其长篇史诗《天问》中曾满怀激情地对天发问“授殷天下,其德安施?”意思是说,天帝把天下交给了殷,是由于施行了什么德政?屈原在这里只是提到了天帝将天下交给了殷,然而殷商时期的天下究竟怎么样,其并未加以说明。事实上,这是涉及殷商...  相似文献   
95.
绿色建筑评价是一项关系到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这一领域积极研究。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居环境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绿色人居环境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结各国的实践经验,分析我国现有绿色建筑评估技术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6.
读书与兴世     
昔日,读书在世人眼里,只不过如烟酒之好,多属穷愁潦倒者的精神慰藉.后来,有的阔门高户为了卖弄风雅,饱食终日之余,也用书来装点门面,因而鲁迅先生有讽世名句"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当无聊到了极点,就只能是"读书无用"的死胡同了.书的命运如此,岂不让人悲乎!而宋代名人赵晋却相反,竟自信"半部论语治天下",算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97.
《诗》有大东、小东之称,综合有关资料可知,商奄、薄姑一带当为《诗》大东的核心地区。成康时期对大东一带的军事征服及在此基础上以齐、鲁为主的分封和军事监管,使大东一带完全纳入西周王朝的政治、军事控制之下,构成周王朝东方地区政治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康时期对大东一带的经营在客观上促进了东方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加速了山东半岛境内各民族的融合过程,部分族群的大流徙对秦汉乃至隋唐以后民族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基于演化博弈的政府雇员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演化博弈论分析政府雇员之间、政府与雇员之间的博弈关系.首先,构建政府雇员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雇员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雇员是否选择“努力”,与“不努力”的额外收益、“不努力”的违约金及无形损失、“努力”的奖金收入及无形收益、“不努力”被发现的概率等参数相关.其次,构建政府与雇员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群体和雇员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政府是否选择“监管”,与“监管”成本、“不努力”雇员的违约金、政府未尽到“监管”职责且雇员“不努力”时受到的“惩罚”等参数相关;雇员是否选择“努力”,与“努力”成本、“不努力”的额外收益、“努力”的奖金额与无形收益、“不努力”的违约金与无形损失、“不努力”被发现的概率等参数相关.  相似文献   
99.
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克尔凯郭尔看到了理性的强大以及理性能够足以导致对个体人格泯灭的现实,于是把确立个体人格的独立性看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较之康德的主体性原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在延续了克尔凯郭尔的个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每一个个体在存在意义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从个体存在的此在上对人的生存给予充分的关照,从而使人的存在获得了一种对未来的永恒的希望。然而,存在主义的个体人格仍然是一种沉浸在孤独的存在或此在的"在世界之中"的思辨游戏之中,在他们看来,只要确立了个体人格,就可以实现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但是,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存在,如果没有"对象性存在",没有对社会现实的彻底改变,就仍然无法挣脱来自于个体之外的宰制,也就根本谈不上个体人格的独立。马克思认为,造成人受奴役、受压迫的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本身,也不是类似于"理性"或"原则"抽象的外在于自我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于现实的、与自我本质相关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00.
试论产业哲学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书俊 《东岳论丛》2007,28(3):125-128
产业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存在于社会历史中的一定时期内的生产一般,即一定时期内的特殊生产部门或生产总体。产业哲学首先关注的是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个性的劳动。产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显著标志,社会形态的变革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以主导产业的创生和发展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产业化的到来使得各国的“距离消除”,这种情况恰恰为后发国家提供了种种机遇,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