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8篇 |
免费 | 174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15篇 |
劳动科学 | 42篇 |
民族学 | 78篇 |
人才学 | 115篇 |
人口学 | 84篇 |
丛书文集 | 1268篇 |
理论方法论 | 234篇 |
综合类 | 3123篇 |
社会学 | 406篇 |
统计学 | 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395篇 |
2013年 | 264篇 |
2012年 | 315篇 |
2011年 | 345篇 |
2010年 | 322篇 |
2009年 | 374篇 |
2008年 | 344篇 |
2007年 | 306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232篇 |
2003年 | 224篇 |
2002年 | 212篇 |
2001年 | 196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4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宋庆龄是20世纪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者,辨析宋庆龄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时间,对于研究其早期的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究竟宋庆龄的民主革命思想始于何时,学界众说纷纭,权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认为是1900年前后,另一种则认为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对她的影响.这两种说法仍有待商榷和考证.通过对当时历史语境的解读和对宋庆龄文集、书信等原始文献的梳理,综合《宋庆龄——20世纪的伟大女性》所提供的史料,宋庆龄转向民主革命的时间应该始于1914年. 相似文献
102.
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经历了一个由漠视到正视、由“以日为师”到警日、防日、反日的演变过程.本文从政治、媒体与民间三个层面来考察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日本现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湖南人日本现有着独特的区域个性,展现其自主性、多元性、不对称性和理性的多元特征.此时湖南人的日本观,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南现代化的进程,并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关于经济国际化的几个关系问题段晓光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是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我国经济顺应这一大趋势向国际化迈进,的确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是在这种选择中,我们还应保持一份清醒,正确认识处理经济国际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 相似文献
104.
自1995年樊纲与崔之元、吴易风的“范式之争”以来,“中国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1996年理论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要不要”、“应不应”的主客观条件的研究,97年则深入到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层面。本文试将有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最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在于以唯物史观为指引,并从历史观、真理规、价值观的结合上.实现了三个“冲破”、三个“坚持”:冲破“上层建筑决定论”的误区,坚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原理;冲破“经济决定论”的误区,坚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原理;冲破“完全超越论”与“补课论”的误区,坚持辩证决定论,从而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为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新境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林布族居住在尼泊尔东部,是喜马拉雅山地民族中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的一个族群。由于历史上印度高种姓阶层不断迁徙到林布族人居住的地方,林布族人被迫抵押肥沃的土地,甚至离开原住地外出谋生。挣到钱的林布族人回到家乡,不仅赎回质押的土地,还开始从事其他贸易,取代往日的头人成了地方精英。林布族人对种姓制度的认识表明了他们具有民族主义情结,但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又让林布族文化逐渐与印度文化趋同。林布族妇女的权力在社会结构变迁中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接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9.
游戏作为人与世界深层交往、相融共生的精神实践,它源于审美,因而本真和自由,能够创造与超越,也使"人之在"的全部意义得以澄明和确认.如果说"自由王国"作为一种理想,其实现范围是涵盖全人类,那么它必然指向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然而作为一种现实,它完全可以在每一个不被"必然"奴役的智者"游戏"创造中生成、在"游戏"的审美心灵中绽放.这正是马克思美学历久弥新,能够跨越时空阻隔依旧拯救精神危机中的当代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0.
"儒家文化的命运"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命运,关系到人类和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以10个样本城市1254个样本的经验数据为根据,澄清了两个诉说纷纭的问题: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它是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了,还是已经彻底消亡,抑或是处于一种折中状态?二,近年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性质,它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还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实证分析表明: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既不是张之洞所言的"一成不变",也不是列文森所言的"彻底消亡"。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被妖魔化的历史之后,经过损益的儒家文化仍然活着。二、近年来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不是一场误会,而是历史的必然;不是稍纵即逝的泡沫,而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儒家文化正迎来一个复兴的时代。儒家文化之所以在此时走上复兴之路,一是中国的终极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素质,这种素质孕育了其复兴的"可能性";二是中国的工具文化现代化获得了空前成功,这种成功创造了使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大势";三是当下的有利的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