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71.
以佛诠儒 返本归儒--论袁宗道对“四书”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宗道是公安派中的首开风气者 ,他通过诠释“四书” ,为晚明文学思潮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凭。与李贽及袁宏道的“狂禅”气象不同 ,袁宗道诠释“四书”虽出入佛禅 ,但归本于儒。他与宏道和而不同的学术取向 ,体现了公安派文学思想的多样性。宗道的“四书”诠释 ,对张岱的《四书遇》亦有启迪  相似文献   
72.
脑的同步活动是大脑系统在脑功能区域整合或绑定的一个潜在机制。利用广义同步方法,计算大脑左右枕叶处电极ERP信号的非线性关联度来分析上下视野注意ERP的同步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注意与非注意以及上视野与下视野之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3.
周群 《经营管理者》2013,(14):164-164
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还是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公司治理的好坏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在于公司治理的效果。本文将对目前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成效,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度。  相似文献   
74.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不但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通过哲学折射于文学,其后则直接浸透于其中,对中国古代的创作理论、审美鉴赏及艺术风格的流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公安派从阳明及其后学那里得到了理论的滋育 ,主要表现在万物一体论对公安派文论及主体性精神的贯注 ;心本体论对于性灵说的启迪 ;崇尚“狂者”与公安派的“英特”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与公安派的师心不师古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6.
什么是自由?其回答的百家争鸣景象既是对研究自由问题的不断深入,但同时也使得对自由的理解陷入前所未有的片面与极端.立足探析自由的多维特性,从自由的属理性、社会性和相对性三个维度出发,着力获得对自由本质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77.
周群 《东南学术》2004,(1):26-32
王龙溪、罗近溪都主张良知现成、不学不虑而自得,对卓吾"童心说"的影响至为明显.近溪赤子良心之论是"童心说"的直接理论源头.近溪贵身与卓吾论"私"意蕴相通.龙溪多讲先天正心,对道德的正面阐论并不多见,对传统道德理念的突破正是卓吾所要关注的理论重点.龙溪与卓吾在性情及文论方面亦更多应合.卓吾与二溪亦有区别:童心但证其"真",而不究其仁,二溪着意于真与仁的结合;卓吾之"私"是一己之"私",近溪所论,是大我与个我的结合.  相似文献   
78.
周群 《当代老年》2006,(2):62-62
2005年12月7日一8日,武汉市教育局离退休干部处分别召开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集中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老同志们一起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致认为,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是动员组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宋人对陶渊明及陶诗平淡风格与前人看法的相异之处,并探求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80.
陈长琦  周群 《学术研究》2005,(7):95-100
北魏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文献。目前所看到《十六国春秋》,是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残本。《十六国春秋》散佚的时间,清代学者多有猜测。王鸣盛认为,“盖当五代及宋初而亡。”钱大昕认为,“宋人已无见此书者。”然王、钱二位均未做深入考证。其实,《十六国春秋》于宋时仍存。如北宋初编成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即是抄录《十六国春秋》最多的一部类书。北宋中后期司马光编就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亦大量抄录了《十六国春秋》的史料。在南宋还是可以找到《十六国春秋》存在的痕迹。如南宋初孔传的《东家杂记》提到,他读过《十六国春秋》。号称宋代四部目录书之一的《遂初堂书目》著录有《十六国春秋》。甚至明中期学者杨升庵也看到过《十六国春秋》,这比此后万历年间出现的《十六国春秋》残本要早。这说明到明中期,《十六国春秋》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