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394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20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1064篇
社会学   129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总结毛泽东同志从事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探讨他的工运思想,是研究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及其思想发展的重要内容。毛泽东专事工人运动的时间不算长,仅“做过两年工人运动”,然而他的工运思想和取得的工运成果,却不亚于同时代的人。在他领导下,一九二二年下半  相似文献   
152.
作者分析了制定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时间表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提出了不同保障制度实施的具体时间表及总体时间表,并针对时间表的制定进行了具体的财力和农民承受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15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是我们党在构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进新时期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次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有机联系板块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4.
60年代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 ,美国曾对中国实施过所谓“微开门 (keepthedoorajar)”的政策。这是一个被史学家忽视的问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华政策相比 ,肯尼迪政府的这一政策是相对中立的。其主要内容有 :认可中国的现实存在 ;主张降低敌对 ,尝试“接触” ;除了“遏制”外 ,还对中国施加“引导”策略。本文利用美国外交档案文件 ,对这一政策的形成过程、特点、提出的原因以及实施情况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5.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世界格局变化的新特点,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务实的对外战略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非资本主义道路"等,涉及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民主国家的关系。这些思想和理论观点是对马列主义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具有许多局限性,在苏联史和国际共运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云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的主办下,于7月3日至6日在昆明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全省社会科学69个学会、研究会、协会及省级有关单位、驻昆部队、各地州市的代表共184人。四川、贵州、广西三省(区)社科联的负责同志和省工、青、妇、科协、文联、侨联等兄弟群众团体的负责同志到会祝贺。中国社科院和西藏社科院给大会发来了贺电。我省老社联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共云南省委、省顾委、省人大常委、省政府、省政协、云南省军区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7.
(一) 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我国农业人口多,土地又很集中,据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土地委员会调查,全国四亿二千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三亿三千六百万。在农业人口中,没有土地的雇农、游民和略有土地的贫农占百分之七十五,仅占土地百分之六,中农百分之十二、占土地百分之十三、富农地主百分之十三,而占土地百分之七十九。在湖南洞庭湖滨土地更集中、农民与地主的矛眉更尖税、雇农贫农佃农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八十、而占土地不到百分之五,由于绝大多数雇农贫农没有或很少土地,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农村纠纷。  相似文献   
158.
大学精神与学术大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耀华 《学术论坛》2006,(2):184-187
大学既是行政性组织,又是学术性组织;既有行政权力又有学术权力。大学是学问之大、大师之大。学术大师是大学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传承者和守护者。  相似文献   
159.
论大学精神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耀华 《学术论坛》2006,(10):174-177
大学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校园内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具有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强烈批判精神等鲜明的特征,是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和行为的理性体现,其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具有某种价值观,具有某种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功能。大学精神的价值观不是单个人的“个性价值观”,而是一部分人——大学人的“公共价值观”,而且是一群具有高度理性和智慧的人的“公共价值观”。由于大学的目的、社会所赋予的特殊任务和与之所对应而形成的特殊组织结构,决定了大学精神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具有理想主义并预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方向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0.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内“一贯保持清醒头脑的经济实践家”(《红旗》)1986年第12期)。他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折关头或挫折时刻,多次提出许多珍贵的经济调整,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政策、措施,和领导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其中“三个立体三个补充”、“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对我国经济建设有过起死回生,摆脱困境的指导作用。而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思想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必经的认识阶梯、中间环节。一、“三个主体、三个补充”1956年9月,陈云在中共“八大”会上的发言《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