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3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7篇 |
人才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54篇 |
理论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196篇 |
社会学 | 97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魏晋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东西方小说所体现出的英雄悲剧精神 ,既有其本质区别 ,也有相同之处。我国古代小说所体现的英雄悲剧精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升华。先秦时期的神话传说所体现的是一种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阶级社会以来 ,其作品所表现的则是一种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反对阶级、民族压迫 ,追求理想和自由的精神境界。岳飞的爱国主义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和传统美德 ,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中英雄悲剧精神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这个全球瞩目的新兴市场,对于万博宣伟公关顾问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戴孟汉(Harris Diamond)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自2001年担任万博宣伟CEO以来,他每年都多次访问中国。在他看来,中国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没有释放出来,这个市场对于万博宣伟来说举足轻重,他需要不断地会见中国的员工,拜访一些重要客户。不过这一次,他的北京之行多了一项日程安排。1月22日上午,他拜访了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李道豫会长和郑砚农秘书长,向中国公关行业组织表达了他及万博宣伟公司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公共关系业的热切关注。借此机会,本刊记者对戴孟汉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代表团参加世界公关大会的详细情况,记者专访了本次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先生。《国际公关》:世界公共关系大会已举办了16届,中国派团参加了几次?中国此次组团参加世界公关大会,有什么特殊意义?郑砚农:我们派团参加国际性公关会议有三次。第一次是2000年在芝加哥参加了第15届世界公共关系大会,第二次是2001年组团参加国际公关大会的年度会议。与往届不同的是,这次大会期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举行了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个意义重大的活动,就是我们从… 相似文献
105.
1998年经济增长率要保持8%的目标,住房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便成为大家的共识。朱基总理在3月份答记者问的会议上也着重强调要实行住房制度的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国务院在新近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 相似文献
106.
在当前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 ,乡镇企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市场供求不同了 ,社会经济生活已基本告别了过去的短缺状况 ,大量产品过剩 ,市场开始由卖方转入了买方阶段 ,那种发展乡镇企业仍只问生产、不问市场的做法不行了 ;二是竞争主体不同了 ,昔日乡镇企业唱“独角戏”的时代过去了 ,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股份经济迅速崛起 ,由单一的竞争主体转入了多元的竞争主体阶段 ,那种一味地用计划经济眼光寻求乡镇企业的增长点不行了 ;三是发展空间不同了 ,昔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时代过去了 ,乡镇… 相似文献
107.
108.
2005年上半年过去了!联合利华、亨氏、宝洁、卡夫、肯德基、强生、高露洁、戴尔、雀巢、哈根达斯,这些鼎鼎大名的世界级品牌,在这短短半年内不约而同遭遇了危机,好像是一股流行潮流,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风暴雨,有的公司甚至接二连三发生危机,前脚逃出虎口,后足又入狼吻。2005年上半年,被各媒体称之为跨国品牌的“多事之秋”。站在2005年下半年的起点,本刊邀请了三位资深从业人士,对2005年上半年跨国品牌集中大面积遭遇危机的现象进行了探讨。7月16日晚,在北京国际饭店,他们一边品茗,一边讨论如下话题:企业危机年年有,为何今年特别多?为什么挟百年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在华处理危机事件时显得如此稚嫩?跨国公司如何避免在中国市场“触礁”……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