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4 毫秒
71.
编辑工作者要不要搞科学研究动笔写文章?这本来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可是,在最近两年评聘职称的过程中却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公开说,做编辑工作的人,自己写文章是不务正业的;又有的指责说,编辑就是既编又辑,如果自己动手写文章,那就不仅会影响编辑工作,而且会出现不正之风;还有的担心说,要  相似文献   
72.
在我们国家,“一分为二”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毛泽东的倡导,“一分为二”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张闻天是第一个对“一分为二”提出异议的人。他在1964年2月5日郑重地写道:“现在一些文件上,把对立统一规律通俗地称为‘一分为二’的规律。这种说法有缺点”。(《张闻天选集》第566页,以下凡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注明页码)为此在一系列论述中表达了“一分为三”的思想,虽然他并没有公开提出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73.
“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这是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针对学界有同志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文章指出“一分为三”论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而且正在勃兴;“一分为三”不属于形而上学而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74.
如何理解中介范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坚毅 《东岳论丛》2001,22(5):68-69,74
中介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 ,其内涵十分丰富 :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事物发展的过渡阶段 ,事物质变的转化条件 ,事物相互区分的界碑 ,事物相互作用的传递者 ,事物相互沟通的桥梁 ,等等。尽管如此 ,但不同意“对立面互为中介”的观点  相似文献   
75.
论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之间或之外的社会部门,它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构成现代社会三大支柱.第三部门是现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填补事业空档、荟萃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有利民主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的作用.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第三部门在我国走一条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6.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九种不科学态度:翻译不准出错误;断句取义来理解;望文生义去看待;轻率判断致误解;自圆其说靠假定;不分层次出差错;脱离实际用原理;理解不准出偏差;难于理解就改动。要正确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首先根除这些不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7.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根本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的起因是“两个凡是”的提出。1976年10月我们党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当时作为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就主持制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张春桥的“全面专政”论不能批判,1976年“天安门事件”不能平反,邓小平不能重新出来工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继续坚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也在巩固和发展。1977年5月中旬的一天,邓小平对当时中央的一些领导人说:“‘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同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的另一些领导人的谈话中,再次重申自己在同年  相似文献   
78.
哲学史上的怀疑论即怀疑主义属于不可知论,而怀疑则属于可知论,只是对现存的认识难于确定,主张继续研究,寻求新的认识。因此,怀疑思维方法并不等于怀疑主义,它尽管有可能走向怀疑主义,但更多的是对各类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我们对于怀疑思维方法需要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79.
对于传统矛盾理论,全盘否定不行,因为它还有价值;全盘维护也不对,因为它确有缺陷。必须对它进行扬弃、创新,使其从平面上升到立体。只有立体矛盾理论,才能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0.
马克思写道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其意思十分清楚 ,即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这应该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但把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就理解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不妥当的。有的同志认为 ,“实践标准的涵义是多方面的 ,它既包含了检验真理的途径、方法、手段 ,也包含了检验认识的客观尺度、过程和实质。”2 问题在于 ,尺度与标准是等价的 ,可以把它纳入到标准的涵义之中 ,但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