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07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374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839篇
社会学   139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正>为了完成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摸索探讨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其智能的形成和发展的方法——“知识点”教学法,并有了初步的体会。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纯水及加抗冻剂的溶液在固化相变过程中的电势变化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抗冻剂的溶液电势变化较缓慢平稳且峰值较小。文章就电势变化现象对抗冻剂的保护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5.
劳动就业问题既是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经济问题。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体制逐步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劳动就业体制已与商品经济运行发生激烈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模式,制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就业政策,是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新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状况,笔  相似文献   
996.
土地问题和农民运动,是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基础,并且决定着这一革命的民族特点。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为消灭地主大地产制和为消灭墨西哥反动专制政治制度的斗争.研究这个问题,对于阐明墨西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农民起义军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和教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1821年墨西哥独立之后,土地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由于确立了“土生白人”的统治,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带有封建经济特征的大庄园制仍在盛行.地主和教会  相似文献   
997.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我们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而获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基本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战略地位。这个纲领性的文献内容丰富、观念较新、理论性强、必须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其实质。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998.
维特根斯坦的方法论有两个主题:1.日常语言深入研究的必要性,2.贬低“哲学”的倾向。本文目的便是讨论在维特根斯坦思想中所存在的这两种倾向的根源。提出对某一问题的一种哲学分析,这等于把正在分析的问题所由以构成的一套辞或概念,分解为另一套辞或概念。但是这些“辞或概念”的地位或价值究竟是什么呢?确切地  相似文献   
999.
以“平、上、去、入”为“四声”是从齐梁之际开始的。《梁书·沈约传》说:“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辞海》(七七年版)“四声”曰:“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总称。汉语字音的分别声调,古已有之。但六朝以前,还没有四声的名称。齐梁时,沈约、周颙等人才以平上去入四字作为各类的调名,总称四声,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