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姜敏 《当代老年》2010,(7):14-15
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引起了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极大关注。老年人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需求和特征的群体受到广泛的关注,老年人口作为社会前进的开拓者,他们曾经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后来者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奠定了基础。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对老年人歧视,存有错误的成见、偏见,在家庭或社会上不公平、不平等地看待或对待老年人的思想和行为却到处都是。  相似文献   
62.
试论理财会计管理的新模式姜敏理财会计管理的新模式,是以资金为主线形成的一个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管理机制。即企业要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要求,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核算为重点,以效益增值为目标,以参与决...  相似文献   
63.
学术话语权是一种软实力,主要是指学术话语的影响力、判准力、引领力和应用力。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高,已是中国的重大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曾有过"中华法系"的辉煌时代。但随着清朝政府的衰落、西方法学话语的全球化运动、"西法东进"和中国晚清时期的各种要素的助力,导致中华法系话语体系解体。自此,中国法学话语即便没有在国际上销声匿迹,但也成了西方视域下的法学现代化的反面教材。尽管当代中国法学学术研究已呈硕果累累的繁盛景观,对域外法学的研究亦已成炙盛之势,但其在国际上依然处于失语或无语的境况。中国法学在国际上话语权的缺失之因包括:中国法学话语主体意识的缺失,导致中国法学学术研究主体缺乏自信和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法的几乎全盘否定;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复性生产和创新性不足,导致中国法学话语的学术质量不高;与域外法学的交流和对话沦为了单向度的学徒式的学习;西方法学话语的全球化运动仍在进行,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法学和法治建设已取得重大进步,需要中国学术话语反应这些进步和成绩,并在国际上传播其声音。因此,当代的中国法学必须提升学术话语权。法学学术话语的国际话语权的有无,与法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及不断的重复性生产并无直接关系,通过对域外法学的"提线木偶"式的研究亦无法获得。法学话语权的提升应当针对前述原因寻找对策,做到"对症下药"。因此,中国法学学术研究必须首先重塑中国法学话语的主体性意识,从而祛除"他者异化"和"自我异化"的话语倾向;其次,在与域外法学进行交流的时候,应有对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自信,以改变学徒式的交流样貌;再次,更应以独立自主的研究姿态,进行创新性学术生产以解决学术话语的质量问题,从而让中国成为法学学术话语的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最后,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国际社会的法学问题,以高质量的"中国方案"突破域外法学话语的霸权壁垒,推动国际法学事业的发展。在域外法学话语依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国还应当采取措施主动把其学术成果推向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