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1.
农民失地的路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三农"问题中,农民失地问题日显突出。农民失地的主要途径包括:利益集团非对称性的强占乱建失地,政府政策诱致的组织性失地,农业比较经济效益倾斜的自愿性失地。地权主体的失缺,失地补偿制度的不合理,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农民所处的信息劣势地位以及政府土地监管行为的不力,是造成农民失地的主要原因。解决农民失地问题,必须从明晰地权主体、创新补偿制度、约束寻租行为和提高农地收益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存在着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居民消费不足的双重问题.本研究通过选取个案,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求证了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消费的正相关关系,得出了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提高农民消费的结论.提出了应该提高西部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增加西部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均等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是资源有效配置、生产率以及农民收入的根本保证。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对下一期的收入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当期的收入增长具有负向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在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视域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人口自由流动成本过高,阻碍了劳动力自由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增收。基于1990—2006年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下一期农民增收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当期收入增长无显著性影响;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但没有发挥其经济推动器的作用,还通过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效率,进而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故要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要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社保方面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其规模的日益庞大及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工消费已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农民工消费行为二元性、代际差异及身份认同梳理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城乡制度安排、基础设施投资与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聚焦于农民工个人消费与家庭汇款的关系研究。对现有研究梳理之后发现,当下研究存在缺乏数据支撑、市场细分不足、比较研究欠缺和二元性分析不够深入等不足,最后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1 415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WLS方法,分别从全国、东中西3个区域层面,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城镇化率、转移劳动力家庭年收入及农村人均土地经营面积等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全国、区域层面,选择性变量对城乡差距的作用有正有负,而农村人均经营土地面积变量的扩大均会使城乡差距缩小;东中西区域对比分析得出西部劳动力向省外转移较东中部会使城乡差距缩小。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继续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多元转移;积极培育新型主体;通过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双向互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研究陕西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旨在探索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路径。根据信息化指数模型对陕西省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同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该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作回归分析。分析表明,信息化水平对陕西经济发展有较大贡献率,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带动国内生产总值相应提高0.124321%。同时提出促进陕西省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对策: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打造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城乡结合部政治、社会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迫切要求其进行政府治理转型,但此种转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政府治理转型的困境及表现,详细描述了城乡结合部政府治理转型的几个关键环节,最后就如何突围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摸清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特征对扩大内需、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2011年全国28省1 249份有效农民工非实验性问卷调查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整理出农民工当前消费的基本情况,然后利用ELES法,深度分析农民工消费结构并与市民消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食物、服装、子女教育以及人情开支消费需求弹性比市民大;教育与娱乐消费份额偏低;医疗消费与住房消费特点与市民相似,消费倾向小,但住房支出的价格弹性大。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民工消费结构,扩大农民工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工深度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企业的进入以及他们推行的人才本地化策略,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不得不直面人才危机。人才,特别是有限的高级管理人才,将历经一个重配置的过程。人才的“流”与“留”,对人才是一种选择,对政府则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