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95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71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788篇
社会学   81篇
统计学   4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周晶等 《统计研究》2015,32(4):51-58
本文首次对我国1980-2011年间36个工业大类行业CES生产函数中资本、能源和劳动力之间三种嵌套形式的参数做了非线性计量估计,并以资本/劳动力比率为门限变量,对我国CES生产函数的门限效应做了考察。本文研究表明:①对于三种CES嵌套形式,多数行业能拒绝替代弹性等于1的原假设,这表明目前很多研究在构建模型时选择使用Cobb-Douglas函数形式的做法有待商榷;②对于三种CES嵌套形式,仅有极少数行业不能拒绝规模报酬等于1的原假设,这表明在构建模型时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有较大风险;③总体上,多数行业能拒绝把三种要素放在一个核里的原假设,因此对CES函数进行适当的嵌套十分必要;④综合来看,资本与能源先聚合再与劳动力聚合的嵌套形式(KE)L比较符合我国工业实际情况;⑤多数行业门限效应显著,且门限值大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表明不少行业随资本/劳动力比率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要素替代弹性、技术进步参数及规模报酬等的表现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87.
韩本三等 《统计研究》2015,32(1):102-109
本文提出了带异质线性趋势的动态二元面板模型的极大似然偏误纠正估计量和近似条件Logit估计量。我们给出了通常极大似然估计量偏误的解析形式,并提供了相应的估计方法。小样本实验表明近似条件似然函数可以很好的消除异质性参数的影响,而偏误纠正估计量可以显著的修正极大似然估计量的偏误。最后我们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到现金红利支付模型。  相似文献   
988.
刘丽萍等 《统计研究》2015,32(6):105-112
大维数据给传统的协方差阵估计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数据维度和噪声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主成分和门限方法有效的结合,应用到DCC模型的估计中,提出了基于主成分正交补门限方法的DCC模型(poetDCC)。poetDCC模型主要通过前K个主成分来刻画高维动态条件协方差阵的信息,然后将门限函数应用在矩阵的正交补中,有效的降低了数据的维度并剔除了噪声的影响。通过模拟和实证研究发现:较DCC模型而言,poetDCC模型明显提高了高维协方差阵的估计和预测效率;并且将其应用在投资组合时,投资者获得了更高的投资收益和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989.
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等 《统计研究》2014,31(5):66-72
在将债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区分为一级市场上发债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确定与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基础上,本文以中国企业债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债券以及企业层面相关控制变量情况下,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能获得显著的风险溢价。在控制了信用等级与事件日时长的情况下,该结果是稳健的。最后,信息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能够帮助信用风险结构模型解释债券信用利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为了更好保护投资者,监管部门在加强企业债券信息披露监管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对投资者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990.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汇率指数编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指数编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一套能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我国在不同市场特征下进出口竞争力状况的包含人民币发达市场汇率指数、人民币新兴市场汇率指数和人民币全市场汇率指数的指数体系编制方案。具体编制时,本文首次引入“第三方市场效应”,以全面反映我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并首次使用“除数修正法”,对指数因成分货币或权重调整引起的非汇率价格因素变动进行修正,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最后,用交叉谱分析实证发现,相对于国内外其他人民币汇率指数,本文编制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更强的一致性和不同情形的领先响应关系,联动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