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9篇
统计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我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总结这段时期我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哲学对中国的影响,莫过于实用主义的影响。我们过去在评介实用主义时,是存在有不足之处的,一是比较笼统,没有对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等主要代表人物区  相似文献   
13.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1月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科学命题,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提升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层面。在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胡锦涛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多种场合、  相似文献   
14.
纵观我们党的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五年一届的中央委员会,都会安排一次全会来专门讨论和研究党的建设问题。十七届四中全会就是这样一次会议。十七届四中全会在阐述执政党建设方面有一个新的提法,那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既是总结过去我们党的建设历史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未来党的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目标,是在执政党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一句管总的话。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那么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执政党建设上有哪些理论创新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的上海,正在加快实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世界级城市的目标。面对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迎接"世博"以及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多重"挑战上海必须尽快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加快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标志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新一轮人才培训工程实施,在更高的起点上建设上海的人才新高地。一、确立上海人才培训的新目标1、上海人才培训的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上海已经基本建立起一个全市性…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统计对象日趋复杂化,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统计与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如何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党政领导提供翔实的统计数据,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统计作为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国家...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多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什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术理论界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没有一个一致的看法。本文从意识形态、传统传承、文化转型、文化发展和文化主体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试图为此类问题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关乎高校长远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高等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人才引进工作中的标准、程序、机制、使用、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党在延安时期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丰富内涵,这种精神体现在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上,体现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中,体现在军事斗争的创新上,体现在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中。  相似文献   
20.
政党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工具,这是由现代政党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在民众与公共权力之间,政党始终处于中间位置,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民众就是通过政党,通过选举自己的代理人与国家政权产生双向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政党又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因此,民主化是政党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对政党建设的要求。在中国,党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领导力量,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巨任务。因此加强政党民主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