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4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83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71篇 |
人才学 | 120篇 |
人口学 | 52篇 |
丛书文集 | 901篇 |
理论方法论 | 218篇 |
综合类 | 2176篇 |
社会学 | 332篇 |
统计学 | 1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169篇 |
2011年 | 223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248篇 |
2007年 | 213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56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34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5篇 |
1975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儒家和法家,两者结合,以阴法阳儒的形式体现出来,维系着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社会。人性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问题,决定了专制思想脉络,从人性入手,可以剖析思想核心,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42.
本文不仅从“教”方而且从“学”方视角,对教学实习成绩进行多级综合评价量化处理,建立一整套客观评定教学实习成绩系统。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通过印度的两个不同但紧密相关的例证———将占星术作为“本土知识”纳入大学课程和让“原住民”接受教育———探讨了“本土知识”和“正规教育”的关系。将某部分知识确立为本土知识并纳入正规体制之中 (从而将其确定为合理合法的知识 ) ,靠的是宣称具有原住民地位的社会群体所享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而不是知识的实际内容。吠陀占星术在印度大学教育课程中占据一席之地 ,是因为支持这种做法的“印度教权利”这一群体争取到了“原住民”地位 ,并且具有将他们的信仰转化为合法“知识”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 ,原住民在政治上还没有发言权 ,因而他们的语言和知识体系仍处于边缘地位。所以 ,“本土知识”最终是一个政治和具体环境的概念 ,而不是具有实际内容的概念。 相似文献
44.
45.
46.
略论《墨经》中关于同和异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起和意义恩格斯曾一再谈到研究古代辩证思维的意义。①当然,他当时说的主要是指古希腊的辩证思维。但是在中国古代,确有堪与古希腊相媲美的辩证思维成果。过去治中国逻辑史者,多着眼于相当西方形式逻辑的部分内容。但我认为有关辩证思维或辩证逻辑的内容(包括其胚胎、萌芽),是更值得花功夫研究的。因为辩证逻辑对于今天的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是更为重要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辩证逻辑体系,在西方.是由黑格尔第一个从事全面研究的。恩格斯和列宁批判改造了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建立的辩证逻辑体系,提出了创立唯物主义辩证逻辑体系的基本原则。而这原则之一,就是要“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② 相似文献
47.
孙晓光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70-72
实践性学习教学模式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论“从做中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为主导思想。在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公关实务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此种模式,主要经历了课堂内“演示——模拟”和进入社会组织真实参与公关活动的过程。实践性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培养对象在校期间多种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验证了此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学者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礼最初起源于原始图腾祭祀仪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作为图腾崇拜祭祀仪式的礼逐渐从单纯的宗教仪式上升为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国家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国家制度(礼)起辅助作用的暴力工具——法(刑),两者一起构成中国古老的法观念,亦即“礼—法”。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对这种“礼—法”观念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则适应形势对其加以改造,孔子“以仁释礼”的仁学建构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确定了伦理价值基础,并为礼与法的融合开辟了通道,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法制建设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9.
本文试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全球化之动力与反冲。全球化既造就了赢家,也产生了输家。有理由认为,那些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相对较多的国家或社会群体,将成为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从而推动进一步的开放。反之,那些因全球化而受损的国家和群体,很可能成为全球化的反对力量。尽管如此,赢家与输家的分野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各国政府能够以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来调和赢家与输家之间的分歧和对抗,那么全球化面临的反对力量就有可能被转化为动力。 相似文献
50.
文章结合服务业产业特性,以宁波为例,通过对样本数据的ADF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实证分析了服务业FDI和服务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宁波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存在微弱的互补关系,服务业的进口和出口尤其是生产性服务贸易导致了更多FDI的流入,而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性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