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素质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着重培养其创新素质。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目前研究生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一)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高层次教育。科学技术研究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涉及到新理论的发现,新原理的形成,新工艺的提出,新设备的发明,以及高新技术的综合等,这就要求从事科技研究的人员不但具有丰富的知识以及较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更需要具备很高的创新素质。研究生作为未来科学技术研究的主…  相似文献   
22.
民国取代满清之后,隐居不仕是大部分清遗民采取的一种生存方式。然而这些隐居不仕之清遗民的生存状态又不尽相同:他们或以著述修纂为事,通过汇编前朝遗民资料,达至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或结社唱和以自遣,在气类相投中寻求慰藉,坚定遁隐之志;或托身释道以应世交,借缁衣道冠寓其“高洁”之志。这些不尽相同的生存状态背后隐藏着清遗民不同的心态,反映出社会历史的变迁。  相似文献   
23.
孙爱霞 《理论界》2010,(7):152-154
明代天津文学有两股创作力量,即流寓文人与本土作家。明洪武至嘉靖,天津文学的创作主体是流寓文人,他们的作品或描摹津门风光,或抒一时一地之感怀,文学样式涉及诗、文两种。嘉靖至明末,天津本土作家开始出现,并创作出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成就集中于诗歌。由流寓文人、本土作家的创作可知,明代天津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学主流思潮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4.
孙爱霞 《理论界》2009,(7):113-114
民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民族矛盾,既有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又有中华民族与外族之间的矛盾.清遗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对中华民族内部矛盾的认识较为统一,即泯"夷夏之辨"、消华夷大防.而对入侵中国的民族,尤其对日本民族,清遗民的认识较为复杂,继而表现出多样的民族立场.  相似文献   
25.
清遗民是民初社会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政治观念表现出复杂性。就对共和民国的认知而言,大致有两种:一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处于矛盾、变化之中。这种矛盾变化性表现在:对共和民国先充满期待,失望后转向忠于前清;对共和民国的认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二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具有始终如一的特点.表现在:反对共和,仇视民国;对共和民国持一种平和态度。清遗民对共和民国的认知情况折射出民初士人复杂的心态.昭示出这一社会群体夤杂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
<正>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天津而言,自开埠之后,城市化便进入较快发展的阶段。至民国,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埠都市。在天津城市化过程中,报刊成为最直接记录、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一种载体。在报刊的城市书写中,可以窥探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本文以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为例,分析城市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相似文献   
27.
“大北京”经济圈是近两年的一个热门话题,起因于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主持完成的“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2001年10月11日,国家建设部组织评审通过了这个“大北京”规划)。“大北京”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把分属北京、天津与河北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区以及周边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廊坊、沧州和石家庄的城市部分地区的城乡规划统筹进行研究。“大北京”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  相似文献   
28.
梁鼎芬是晚清朝臣中比较有名的一位,因弹劾李鸿章有六大该杀罪状而声震朝堂。清帝逊位以后,梁鼎芬植树于崇陵,于遗老圈内享有盛誉。纵观梁鼎芬的一生,他的行为处事多体现了其性格两个方面,即迂直与权变。具体说来,梁鼎芬的“迂”近于“腐”,“直”近于“疯”,而他的权变有时又近于见风使舵。  相似文献   
29.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研究超验实体或本质的学问,曾经是西方哲学的主流.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出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本文试图对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的原因及途径做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0.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研究超验实体或本质的学问,曾经是西方哲学的主流。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出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反叛”,涉及到哲学的性质、哲学的对象以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做出客观的事实求是的评价,对树立正确的哲学观将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