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62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710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3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一艺术真实必须以生活真实为根据、为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曾引用过歌德的话:“画家要成功地描绘出一种女性美,只能以至少在一个活人身上曾经爱过的那种美作为典型”。这话是质朴而深刻的。它说明了艺术真实对生活真实的依赖关系;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产生的基础,对艺术真实具有制约乃至决定的作用。如脱离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件和人物,凭空想象和虚构,必然流于纯主观企图的臆造物,再美妙无比,也只能是一朵纸花。因而是缺乏生命力的。契诃夫曾说文学的真实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文艺不应当是弄虚作假的场所。他认为,“文学家不是糖果贩子,不是化  相似文献   
992.
前言 在体育竞赛编排工作中,一定要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个队、每一个运动员,尽量使他们得到相等的竞赛条件和竞赛强度,要避免出现明显的不均等情况。而在我国现行的体育院校通用球类教科书中,在主要的球类竞赛裁判法中,都唯一或重点介绍了一种固定1号位,按逆时针方向轮转的奇数队单循环编排方法。实践证明,这种编排方法存在着不少弊病。那么,按编排原则,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地解决奇数队单循环赛编排中机会不均等的矛盾呢?本文主要是为解决这一课题而作的。  相似文献   
993.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指导下,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党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提出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新路子,扩大再生产的形式问题也得到了重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社会扩大再生产方面,我们要从外延型扩大为主逐步转为以内含型扩大为主,这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有深远意义的转变。本文打算  相似文献   
994.
最近 ,《学术研究》杂志社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共同举行了一次座谈会 ,讨论教育的产业性问题。这次讨论较深入地讨论了教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教育产业性的主要表现及发展教育产业的基本理念等 ,即教育产业如何定位、教育产业发展的合理边界等问题 ,这对推动教育产业的讨论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现将部分发言刊登 ,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如果站在国家社会的立场上,从国家长远发展的历史视角看,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这种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农民工制度,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社会的长治久安,更是十分不利的,将会造成无穷的后患。这种制度安排是必须改革的。  相似文献   
996.
一、2001年:对外开放全新格局的初步形成2001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年 ,是国家第10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 ,也是在不断恶化的外在经济环境下经济获得稳定增长的一年 ,更为重要的是 ,这是中国的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从而正式进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行列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 ,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原有的积极因素都在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而最引人注目的历程就是全社会的开放程度在不断扩大 ,开放水平在不断提高 ,初步勾勒出了一个逐渐趋向更加开放的社会蓝图。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元成分并存…  相似文献   
997.
设计了一种用于火电厂粉煤灰输送的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讨论了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此装置应用于粉煤灰输送的具体建议.该系统具有固气比高、流动速度低、输送距离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苏联当代著名作家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和艾特玛托夫在近年发表的《失火记》(1985)、《悲哀的侦探》(1986)和《断头台》(1986)不约而同地反映了三位作家对苏联社会道德水准急剧下降的深切忧虑,发出了拯救人的灵魂的呼吁。我们记得,在整整一个世纪之前,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发出过拯救俄国人灵魂的呼吁。这两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目睹资本主义关系侵入俄国社会生活的所有角落,资产阶级的道德观、价值观渗入人们的意识,既感到愤懑不安,又无可奈何,最后求助于道德宗教,寄希望于人在精神上的自我完  相似文献   
999.
鲁迅的《呐喊》《彷徨》,是我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高峰。这两个小说集,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互异之处。从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判断,前者高于后者。但事物是复杂的,如果从作品某些方面所体现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的圆热程度而言,则《彷徨》较之《呐喊》又有新的发展。鲁迅是一位最善于发掘和揭示灵魂的艺术大师。以塑造典型形象,显示灵魂之深和提出重大社会问题见长,是《呐喊》也是《彷德》的特色。那么,《彷徨》究竟在哪些方面哪几点上,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发展、深化的标志呢?下面,我们就集中阐述这一问题。如所周知,鲁迅从事文艺,原以改良国民精神为目的。早年在日本留学时,他就致力于国民性的研究,探讨中国国民性的病根,他认为兴国必先“立人”,改良国民精神。他首先寄希望于“先觉之士”的出现,而最终目的则是广大民众的觉醒。“五四”时期他写小说,“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作为现实主义者的鲁迅,并不在自己的小说中去创造理想中的“先觉之士”,他所写的仍是“老中国的儿女”,暴露的是“老  相似文献   
1000.
一、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各要素共同增长的综合尺度目前,有一些同志常常把生产力的发展理解为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当然,从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即生产发展的总量来考察,这是检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尺度.但光用这一尺度来概括整个生产力的发展则是不够的.因为总量的增长不一定是各个量的共同增长为必要的前提,其中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