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苗世青  孙钰 《城市》2020,(2):41-46
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根据其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及政府管理能力来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其主要职责。笔者基于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概况的分析,提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建议,试图对我国在新时期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2.
章圆  孙钰 《城市》2020,(3):53-63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智慧城市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2010年?2019年收录的649篇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智慧城市研究的文献进行内容挖掘和数据处理,以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描述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近十年来智慧城市的研究进展及热点,希望能为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基于资源观的战略联盟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的两个主要动因,分别是资源的直接获取与重新配置以及资源的模仿与学习。联盟企业通过有效利用对方的资源从而获取各自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4.
基础设施垄断运营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电信和公交等基础设施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相对固定的网线和管道、规模经济显著,它被公认为是垄断性产业。长期以来,这一产业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其运营效率低下。随着垄断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垄断条件的新变化,对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本文拟提出改革基础设施运营的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5.
在建构基于“适合度”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资管理模式选择方法的基础上,以北京、西安、深圳以及杭州的372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6 532个数据为样本,针对文化影响的弥散性,采用Tr-OEM算法检测样本数据中的概念漂移现象,结合专家咨询,探讨了4个城市372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最优投资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分析显示,文化对居民的影响效应是不均匀的,调研所得的样本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概念漂移,Tr-OEM算法可有效检测数据的概念漂移并在后台有效模拟与修改数据。(2)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文化单位”模式是4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主要的投资管理模式,其次为“一臂之距”模式,最后为市场分散型模式。其中,北京、杭州适宜采用市场分散型模式的文化设施数量比较多,而西安、深圳适宜“一臂之距”模式的比较多。  相似文献   
26.
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与日俱增,提高防灾基础设施承灾能力成为城市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北京市防灾基础设施灾前预防、灾时抵御以及灾后应急救援的能力。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权重后,将其引入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北京市2007—2016年这十年防灾基础设施承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灾前预防、灾时抵御和灾后救援能力发展不平衡,其灾前预防能力大幅度提升,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灾时抵御和灾后应急救援能力。本文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承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文章构建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2009—2018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规制效率进行测度,借助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解析生态环境规制效率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京津冀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规制效率在波动中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很小,仍有提升空间;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内在增长潜力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空间发展是驱动生态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28.
姜宁宁  孙钰 《城市》2018,(6):46-58
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运行的支撑体和物质载体,提高其投资效率已经成为实现城市经济、 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笔者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东北三省15个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进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情况,对今后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方式和力度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综合运用基于规模不变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CCR模型)和基于规模可变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BCC模型),得出2010年~2014年东北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整体偏低,其中辽宁省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还比较理想,总体效率值较高,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投资效率比较低下,需要调整投资力度、 规模与结构,从而达到理想状态,起到推动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刘姝彤  孙钰 《城市》2020,(4):56-63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运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设施智慧化、管理智慧化和服务智慧化3个维度构建天津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研究,提出提升天津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的建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张蕾  孙钰 《城市》2016,(11):7-10
城市副中心是一个城市的次级商业商务发展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大城市、 超大城市的人口、 资源压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越来越引起我国城市群建设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相关城市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化建设的关键点.笔者以天津市红桥区为例,从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旧城改造、 金融业发展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天津市红桥区应如何借力天津西站综合城市副中心的区位优势,加快区域建设与发展.笔者认为,天津市红桥区区域建设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机遇、 以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为依托、 以西站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为保障、 以"十三五"发展阶段为契机、 以城市化发展为目标,推动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