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相比一般的明星崇拜,阴性化明星崇拜与青少年的叛逆特征及猎奇审美结合起来,因而更加非理性。从青少年自身来说,它不仅反映了一种个体价值的社会投射与自我补偿,也是一种自我统合危机期的独特审丑式审美;从社会层面来说,它不只受到中国传统阴性文化及外来流行文化的影响,更受到大众传媒时代媒介理性缺失所导致的审美偏差的影响。辩证地看,它表明青少年在审美及个性发展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但其负面效应也不言而喻。它不只是一个审美问题,也是一个关乎青少年性别认知、婚恋观念及性格塑造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多元思考,并构建立体的性别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弗洛姆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消费异化的社会。人们与所消费的物品间失去了真实、本质的联系,走向抽象化、空洞化;消费由手段变为目的本身,成为被迫的、非理性的目标;人们在异化消费中失去主动性、创造性和快乐。这种病态的消费心态建立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基础上,他倡导建立健康、人道的消费行为。弗洛姆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然而其对异化、人性等概念理解并非完全科学的,对消费异化的批判也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主观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关于和谐社会辩证性规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作为一个辩证性的范畴,是指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和谐相对于斗争存在,在不断解决冲突和斗争中生成,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便是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对立性和同一性作为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充分考虑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的复杂性,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解决.矛盾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和不平衡性,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坚持方法上的具体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詹姆逊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生产模式”是一个主导符码,它可以打破历史阐释的“隐蔽封闭线”,从“客体逻辑”与“主体逻辑”两个角度解释“历史主义的困境”.不仅如此,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历史研究的绝对视域”,只有依据它才可以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的历史划分.詹姆逊的“生产模式”受到阿尔都塞“历史多元决定论”的影响,显然已不等同于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而立基于此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也不再等同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青少年“四史”教育是帮助其营造历史学习生态,树立正确历史意识,加强历史分辨能力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其独特的价值契合青少年“四史”教育的需求。因此,通过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承续红色文脉、凝聚红色力量,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地学“四史”。具体而言,发挥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四史”教育中的作用,要注重加强思政课堂的红色教育意义,弘扬社会实践的红色传承价值,挖掘红色基地的红色感染力以及探索网络媒介的红色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普遍存在理性缺失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媚俗文化的泛滥,如节目内容极度浅显甚至低俗、节目形式缺少创新等。电视娱乐节目中理性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逻辑的入侵和操控,娱乐节目被包装成一味迎合观众需求的、亟待出售的商品。而大众传媒则为娱乐节目的商品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经过大众传媒的中介,娱乐节目被转换成为了模式化、同质化的消费主义文化。事实上,电视娱乐节目仅仅满足了观众低层次的、虚假的需求,而压抑了人们真正的主体意识,削弱了其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研究是近年国内学界的一个热点领域.但是,从思维方式变革的视角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却给力不足,非常薄弱.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对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之间关系的总体性论述;其二,对科学发展观与特定思维方式变革之间关系的论述.国外和境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其人.但是,他们因对发展问题的关注而作出的一些研究,比如从生态学角度对发展的研究,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宋德孝 《创新》2014,(1):41-4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拜物教根源于商品形式本身,孤岛上的鲁宾逊与原始人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生活中那些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生产与记账行为。鲍德里亚认为,鲁宾逊对使用价值的需求,从属于整个社会体系的消费力,因此,使用价值同样是拜物教产生的根源,而且使用价值体系推动着交换价值体系在其一般形式中生产自身。事实上,鲍德里亚有失偏颇。马克思是在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对立统一关系中谈论前者的,只有置身于资本主义商品范畴中的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关系才是拜物教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在詹姆逊看来,马克思主义不是以往体系化的哲学和专门化的知识,而是渗透到各种学科的内部,是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论争",不等同于特定的命题,而是对特定的复杂问题的表述,因而始终具有解释资本主义的优先权;马克思主义应该具有不同的范式,世界上应该存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蕴义和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描述有可取之处,但所谓范式理论却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界域,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