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04年《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仲裁案件管理上,即与国际通行实践尽量保持一致。而在仲裁员管理上,则实行具有本土特色的严格管理。该规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仲裁界对仲裁国际化、本土化及民间化的探索,即国际化意味着采用国际仲裁界的共同规则,本土化意味着对共同规则的变通,而民间化则意味着要充分重视仲裁的固有特色。  相似文献   
12.
内地与澳门达成的《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是我国首次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达成的关于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协议。《安排》关于法院判决认可与执行的范围、程序和条件等事项的规定,为内地与澳门相互认可与执行法院判决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在具体规定上,《安排》仍存在不足,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对未来区际司法协助的发展更加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3.
同国内法相比,国际法从未被固定于一部世界统一的法典之中,因而是一个更易于发展的法律体系。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进入其现代阶段,同传统国际法相比,现代国际法的范围更为广泛。从主体看,不仅国家是国际法主体,国际组织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也是国际法主体,甚至个人在现代国际法上的地位亦与传统国际法大不相同;从内容上看,现代国际法不再局限于政治领域,它随着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趋势的加强已迅速向经济领域伸展。鉴于此,现代国际法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各国之间交往的频繁及相互依赖的增强也使得现代国家更加注重国际法。因此,从理论上对发展中的现代国际法加以研究,其任务之艰巨、意义之重大就不言而喻了。韩德培教授主编的《现代国际法》正是这样一部探讨与发展现代国际法的力作。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私法传统上的以法院为惟一视角的"诉讼中心主义"存在诸多弊端,忽视法律适用问题阻碍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化,现代国际私法立法应对国际商事仲裁问题作出特别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九编的体例和宗旨,建议对仲裁协议和国际商事仲裁实体问题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5.
出书而不做必要交待,如同让人吃下一顿糊里糊涂的大餐,殊为美中不足。故此,梁西先生同我合著的《法学教育方法论——同读者讨论国际法研究、论文写作和课堂讲授等问题》一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之际,先生要我写几句说明,我立即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导师指导研究生应具备职业精神.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归根结底是指导老师履行职责及训练手段的问题,并涉及到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科研管理体制.基于作者的个人经验,国际私法、仲裁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导师首先应敦促研究生明确目标,并致力于将研究生团队建成学习型组织,以推荐书目为入门捷径,使研究生逐步养成信守学术规范的习惯,学会收集、整理与利用资料,学习文献翻译技巧,习得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技术,在此基础上,确定毕业论文主题、准备开题报告、写作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随着当代法学越来越规范、分工越来越细致,离开了必要的学术训练,基本上也不可能在学术上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私法传统上的以法院为惟一视角的“诉讼中心主义”存在诸多弊端,忽视法律适用问题阻碍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化,现代国际私法立法应对国际商事仲裁问题作出特别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九编的体例和宗旨,建议对仲裁协议和国际商事仲裁实体问题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8.
实证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导向,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精确性和理论创造力,是中国国际法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种范式和发展取向。中国国际法研究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研究的方法单一、视角狭窄、田野调查不足等问题。而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优势可以弥补中国国际法研究方法的不足。中国国际法学在研究方法上转向实证研究,可以为中国国际法学开拓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路径,更可以为中国参与国际法治、推进中国国际法主张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仲裁委员会调解规则》的实施,意味着中国仲裁机构运用调解的方法解决争议不仅有仲裁与调解相结合,还有单独的调解。依前述规则,调解的采用费用低、时间短,即使调解未成功也不至拖延当事人解决争议的时机。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固然获得成功,但单独调解理论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界定标准主要有两种:仲裁程序所适用法律标准和裁决作出地标准。后者为国际认可的主流标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第1条除规定了裁决作出地标准外,还确立了“非内国裁决”标准。我国立法中所规定的标准是仲裁机构所在地,与国际商事仲裁一般理论与实践不符,导致外国仲裁机构在我国进行仲裁存在障碍。只有将此类裁决识别为“非国内仲裁裁决”,法院才能寻求承认和执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