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2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408篇
社会学   179篇
统计学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11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蒙斯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非常聪颖、活泼,高高的个子,一头自然卷曲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一笑还有两个甜甜的小酒窝儿。如果不说,你很难相信,这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英俊男孩儿,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年。  相似文献   
72.
“理想型”的西方民主是否理想?“欧洲病夫”在70年代,国家发展的渐进性出现了变化。《英国是大国还是小国?》、《国家在自杀吗?》、《英国能否支撑下去?》、《无法运转的未来》、《英国是否正在灭亡?》,这些著作和文章的标题,说明了正在发生的事情。衰落时期的民族主义,其性  相似文献   
73.
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品格形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究竟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形成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围绕杜威的道德教育论,特别是有关道德行为主体的心理侧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4.
1983年,中国的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处于世界银行列出的35个低收入国家的中游。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具有如下特征:1、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2、工业基础依然脆弱,工业生产效率低下。3、城市与农村,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距很大。从现状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理论中的种种论点有符合中国的部分,以下便简要地概括中国过去曾采取过的发展战略和现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历史科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的体系。它的结构在许多方面是由它从属于现代世界科学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它又保持了英国史学的特点。在史学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学、专科学院和高等学院培养的专业历史学家。现在全国大约有50所各种类型的大学——古老的英格兰大学(牛津和剑桥),苏格兰各大学,各联合大学(伦敦大学、威尔士大学),“市立”大学,“新”大学,工业大学等等。它们又“滋生”出若干系、学院、研究中心,从而构成了英国史学的核心。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各地历史学会中占主导地位,并构成了团结全国历史学家的两个最大  相似文献   
76.
昌吉州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增速不仅高于全国水平,也明显高出全疆水平,并且提前实现了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中央和自治区政策资金支持是昌吉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重要推动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昌吉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基本保证;新型工业化是昌吉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77.
从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大陆学界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现代新儒学研究。这一研究的规模之大、 成果之丰、影响之巨、参与学者之多,在海内外的新儒学研究史上,都是罕见的。方克立先生作为这一研 究的倡导者和主要组织者,主编了《现代新儒家学案》、《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等三十多种、逾千万字的 论著;使现代新儒家在大陆从绝学成为显学,并在港台和海外产生重大反响,可谓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 首屈一指的代表者。其中.《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作为方先生十年精心致思的结晶.不仅是方克立 教授的一家之言,而且以浓缩的方式集中体现了大陆新儒学研究的基本进程,堪称新儒学研究的里程 碑。 全书收入方先生1986年至1996年的论文、演讲、书评、短论、序言等37篇,分为四组.另有四篇答 记者问作为附录。第一组和第三组侧重于对新儒学的宏观审视和总体把握;第二组带有个案研究的性 质;第四组主要是方先生在研究新儒学的同时所提出的文化主张和哲学理念,特别是对综合创新文化观 的阐扬。  相似文献   
78.
1一部票房价值颇佳的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思》,因涉及这些年在中国有颇多议论的救人问题,在报刊上又引发了一次讨论。作家梁晓声发表了《冰冷的理念》一文,重提了十多年前四医大学生张华救老农引发的那场“大学生为救老农而死是否值得”的讨论。①有指责那讨论“可耻”的,有认为不为可耻的。有认为8个兵救1个‘值”的,有认为“不值”的。仍有人认为张华救老农确实不值的。仍是众说纷坛,挺热闹的。我不懂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好讨论的?人首先是动物,既然是动物,第一要紧的就是保命。保命首先是保自己的命,自己的命重要,别人的命不大…  相似文献   
79.
橙之信 《职业》2010,(9):58-60
如果不是出身名校、"证书"等身;如果你留学归来依然不能像赵辛楣能"用外国话演说,响亮流利的美国话像擦了油,打了蜡,一滑就是半个上空";如果你学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专业,想进入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却求告无门,你打算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