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2篇 |
理论方法论 | 9篇 |
综合类 | 65篇 |
社会学 | 5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公民社会权与权利救济模式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保障公民社会权,针对公民社会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公民社会权以及权利救济的相关理论,对公民社会权与权利救济模式结合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这种结合不仅有利于权利救济模式的建立健全,而且更主要的是有益于公民社会权理论的充实完善、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公民社会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障环境权益的最佳救济方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诉讼法领域。以起诉权的主体为依据,环境公益诉讼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国家机关主导型模式;二是社会主导型模式。前者主要是指以检察机关或环境保护行政机关作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代表提起诉讼的模式;后者则指以公民个人或社团为主体提起诉讼的模式。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模式选择应当是渐进式的,先实行国家机关主导型模式,即通过司法解释或司法判例确立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行使起诉权;最终建立起社会主导型模式,即以普通公民和环保社团拥有环境公益诉讼起诉权为主导、以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机关拥有环境公益诉讼起诉权为辅助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如何成长出一支代秀的企业家群体,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创新能力的发挥,还必将影响到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企业家自我精神发展的内在超越性是根本.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理论资源,对企业家自我及其精神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三次超越的理论模型,即企业家自我精神的发展是一个从欲望意识、道德意识再到人文意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健美与健美操进行联合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健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柔韧性、耐力素质及力量素质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健美操实验班学生在上肢力量方面优于对照班,在腹肌力量、下肢力量和总分平均成绩方面不及对照班;在运动兴趣方面健美操实验班学生对健美兴趣较高。实验的目的是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成都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党委政府主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合力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广大企业和全体职工积极参与,通过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劳动者利益共同提升,企业和职工互利双赢,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立起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吸引人才和激励科技人员创造性、促进经营者确保资产增值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成都市不少改制企业在实行职工持股和重塑员工企业主人翁地位方面,在按技术要素分配和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方面,在实行经营者年薪制和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方面,在实行岗位工资制和建立“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实践。现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介绍给大家,以资借鉴和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四最一核心"中心建设,以保障服务民生为着力点,切实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倾力拓展就业之路、筑牢社保之堤、开辟聚才之道、编织维权之网,为黄石市黄石港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向纵深发展。稳中有进促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区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抓好抓实。一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源。我区 相似文献
19.
性别角色与社会发展笔谈(二)——“男女平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失与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社会学者对于周边事物的思考,并不一定总是“社会学的”;正如一个数学家、音乐家或哲学家,在思考涉及到夫妻关系或“男女平等”这一类问题时,通常使用的不是数字、音符或概念,而更自然地倾向于出自各自性别角色和性别利益的切肤之痛所带来的情绪。历史已经在两性之间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差异和深层心理差异,即使在最公正、客观的学界也不能例外。这就是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处处感受到的所谓“性别的力量”。 有关“男女平等”的得失,尽管同处在一个时代、一种社会条件下,男、女双方却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因此,在讨论有关问题之前,我想有必要公开自己的性别身分:女人——这已经先天地约定了在讨论性别问题时我的人格立场和可能有的局限——正视这种局限,是在理性上超越局限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