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西方国家学术出版尤其大学出版往往是非赢利性的。学术期刊被动地接受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改造,导致了学术期刊价格的轮番上扬,同时又连锁反应式地严重抑制学术、技术、文化的传播,使得国家的科学文化发展出现停滞的危险。广告收入、发行收入、版面费收入、论文使用权出售费收入、会议收入、政府税收减免政策、政府低息贷款政策、政府财政拨款资助和补贴政策、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基金制度和邮寄费用优惠政策等构成为西方学术期刊出版的经济机制。应尊重学术期刊的出版定位和办刊规律;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积极扶持学术期刊的发展;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使精品期刊的定位更准确。  相似文献   
62.
在我国编辑学界关于大学学报的研究中,有一个所谓的重要命题,就是"学报特色论",即"学报特色生命论",由此还生发了"高校学报危机论".文章通过大量引证古今中外相关资料,证明"学报特色论"不能自圆其说,它没有真正把握住大学学报的本质、历史使命和编辑职责,陷入了误区."学报特色论"是学术浮躁在大学学报编辑界的表现.科学是真理,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特色可言,登载科学论文的学报不一定需要有特色.大学学报的历史使命就是对大学创造的学术思想进行科学传播;大学学报不强调"特色",并不意味着就安于现状,而是更应当励精图治,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63.
知识分子“英年早逝”原因及对策探讨李大银,尹玉吉近些年来,在知识界有一种现象,引起了人们普遍地关注和焦虑,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问题,这一现象也被人们称之为“国殇”。80年代以来,先后有一批知名的中年科学家、工程师、作家、艺术家、教授和医师相继...  相似文献   
64.
经济科学与社会生产力是什么关系,对此,理论界还没有涉猎。虽然,经济科学研究和运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究竟经济科学与生产力是什么关系,它是怎样影响生产力的呢?对此我们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5.
<正>在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转向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已在全社会得到承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正在恢复。与此同时,我国的科学文化也在日益繁荣,我国实行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为了进一步适应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1995年6月又成立了中国工程院,并且也设立了院士制度,许多有突出贡献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家得到了应有的荣誉和待遇。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科学、包括管理科学处境却显得尴尬,许多解放前就很有名望的社会科学家以及我国解放后培养的社会科学家没有得到相应的荣誉和待遇,受到冷落。这种境况,不利于社会科学家科研积极性的调动,还会导致社科人才的流失,从而严重制约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考察一下我们社会科学的历史命运、探讨一下社会科学在我国的历史使命,对于唤起人们重视社会科学,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6.
随着改革、开放的向前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是,近几年来,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我国国民经济,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出现了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所造成的供求失衡即商品短缺现象。由于某些商品失衡严重,因此,价格偏离价值太多,造成了价格长时间内高于价值的严重扭曲状态,它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理论界的许多同志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空前活跃。各经济单位逐步打破了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加强了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通过实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各经济单位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的横向经济联系和联合。在横向经济联系或联合中,各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问题必然相伴而生,如何处理好各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即物质利益问题,已客观地摆到经济  相似文献   
68.
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是由学术组织、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主办的反映其所属会员、所属研究人员科研成果为主的、定期出版的刊物.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级,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意义重大.关于其分级问题,在理论上可谓众说纷纭,在实践上,也是政出多门,政府界、学术界、期刊界对之都有不同的解释和采取不同的方法.真正实现学术期刊科学分级的关键是厘清现状,找出分级的科学依据、方法,以此确定分级的标准,同时要采取科学的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69.
在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一系列需要澄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不可避免地制约我国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从而制约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中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科学研究坚持真理标准原则,才能确立正确的社会科学观。1.要正视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征;2.要科学认识社会科学与政治的关系;3.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克服圣贤崇拜心态,大力提倡反思和怀疑;4.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开放体系,而不是科学的终结;5.必须承认社会科学也是科学;6.要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上看待社会科学。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0.
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审稿攸关学术和学术期刊的存亡。学术期刊和同行审稿制度首先产生于西方|我国清代中期《吴医汇讲》的性质属于传统图书,不是学术期刊,其审稿性质不具有真正意义同行审稿的性质|中国真正的学术期刊的起点是1815年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由于近代中国学术期刊主要由传教士创办,以传教为主,同时普及、介绍西方文化和科学,所以审稿以著、审、编'三位一体'为主要特点,无须同行审稿|解放前中国学术期刊还处在探索期,加之社会动荡不已,无法实行同行审稿制度|解放后中国学术期刊实行了计划经济色彩很浓的'三审制',其渊源是列宁和毛泽东战争年代的出版思想。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的比较研究表明,'三审制'与同行审稿制度均有利弊,但同行审稿制度利大于弊,'三审制'弊大于利。因此,中国学术期刊应当积极吸收、借鉴现代国际社会通行的同行审稿制度,努力实现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