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9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本文以小说的艺术技巧为切入点,意在表明喜剧化情景的预设,心理分析手法的巧妙运用及全知叙事方式的采用是本篇小说艺术独特之处,也是吸引读者的精到之笔。  相似文献   
422.
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研究从单纯的修辞学层面提升到概念层面,开拓了隐喻研究的新领域,但当前多数隐喻研究仅限于语言隐喻,其他模态,如手势、表情、图画、音乐等非语言隐喻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多模态隐喻研究理论为指导,以《易经的奥秘》为例,尝试探讨了电视学术讲坛类节目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及多模态编码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423.
如何发挥学生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是音乐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24.
标记性及概念表征影响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汉语、韩语分属不同的双及物类型,汉语为IOC/DOC型语言,韩语为IOC型语言,两种语言在双及物论元的与事R和客体T的语序、与格式的象似性、重成分的后置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性。基于584个汉语双及物及相关句式、韩汉翻译测试语料发现,韩语母语者压倒式地输出与汉语双及物相关的介宾状语式“A给RVT”,而双及物结构的无标记句式“AVT给R”则极少,处于未激活状态;对汉语有标记的双宾式,其习得局限在原型双宾式“A给RT”上,使用频率仅次于“A给RVT”,偏误率高。究其母语根源,韩语与格式的无标记特征及语序、与格式的谓语动词“■(给/给予)”的对象表征、与事标记“■”的对象表征,均对汉语双及物结构习得产生较大的迁移作用。汉语二语语法习得研究与类型学紧密结合,引入认知类型学理念,一定能推进国际中文教学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