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走出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必须引入绿色GDP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县级领导干部是否具备生态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中国,重新审视和探讨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历史价值归宿问题,仍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个体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归宿。一切重物轻人、重社会共同体而贬抑个体的理论偏颇,均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并自觉予以拒斥。  相似文献   
13.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哲学经历了一条特殊的跌宕路程:在论坛哲学对教坛哲学的清理、反思和超越中前行。这条道路不仅取决于传统哲学教科书严重存在束缚人的思维、拘泥于僵化体系的弊端,而且也取决于哲学本身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前行的辩证法则。哲学只有坚持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立足于不断发展深化的社会实践,才有望得到现实人的选择,在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中引导人们在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中解放思想,开启智慧,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上个世纪,两种生产理论曾经受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高度重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对当今社会实践依然放射着智慧之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着眼于现实人的活动,指出人在生产中“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并且认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因为“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特性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的共同利益和方便做出任何贡献;人则不同,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相互利用,因为人能够把各种不同的产品汇集成一个共同的资源,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购买所需要的东西。”这就围绕人的需要勾画出人类基于自身的社会规定性,从事生活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整体轮廓。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阐述了如下思想: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使人的需要不断得以满足,同时又由此不断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不断地被转化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正处于从反思和超越现代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形态的历史新时期,这应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层价值参照和理论依据。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在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创造生态文明形态的过程中,扬弃消极差异,保留和发展积极差异,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依托农村潜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逐步提升农村文化的社会定位,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构建中国的和谐社会。中国新农村建设道路或模式的选择,适于采取不同于过去那种“一刀切”、抹煞一切差别的“差异趋同”模式。  相似文献   
16.
矛盾动力说与主体能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现行哲学体系中,矛盾法则或对立统一法则被确定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法则。近几年来,对于如何解释、运用、发挥和发展矛盾法则,中国哲学界越来越予以应有的关注。然而,矛盾究竟是先在超验的,还是自觉自为的?是绝对外在于主体及其活动,还是最终内在于主体及其活动?是客观事物中本来就有的呢,还是主体在其活动中用以把握客体的一般方法?所有这些问题,讨论中至今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在哲学远离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趋向中,矛盾日益被神秘化、绝对化,逐步酿成并强化了矛盾观问题上的如下三大弊端:  相似文献   
17.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学习、研究活动中,思维对话是一个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原则,这是由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思维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思维对话可以采取不同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展开,诸如漫谈、讨论、座谈、讲座、专题研究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思维对话有助于激活学术兴趣、开阔学术视野、培养专业技能、启发智慧灵感、展示思维个性、交流学术信息。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研活动中,思维对话不仅能够使学生获益,而且有助于孕育和锻造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治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现当代科学发展新成果,立足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理论出发点,考察了主体与客体、必然与偶然、客观规律与主体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文章认为,基于实践主体的能动选择和积极创造,一切现实关系和现实事物都不可能是严格预成的或纯粹决定论的,所谓必然性、规律等等也就不可能是外在于主体及其活动、足以先在地决定一切的绝对存在,而是同主体实现其价值目标的选择活动混然交融的属人过程。由此提供了一个扬弃决定论哲学框架、弘扬主体自为创造精神的选择论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以人为本”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哲学主体性原则历经千年演革 ,呈现为跌宕不息的动态过程 ,透射出含义各异的若干理论时段。作为社会治理与发展的公众用语的“以人为本”,已然成为一些学人阐释哲学主体性原则的专业话语。在价值多元化和“全球问题”丛生的当今时代 ,混淆“以人为本”的公众用语和哲学话语的界限 ,将可能掩盖或诱发有碍于个人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理论失误和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20.
<正>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外社会历史条件,把中国推进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使得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发生着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其突出特点是哲学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哲学的社会职能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哲学褪去了昔日那纯思辨的色彩,向着实践应用型演进。理论界对此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