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58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榆树在蒙古族民间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蒙古人看来,树木和山川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东西,其中榆树也不例外。而且它那根深蒂固、身材坚硬、枝叶丰满、抗旱耐涝的特征,正与蒙古族的崇尚顽强、勇敢的审美观相吻合,这也正是形成蒙古人榆树崇拜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权利义务主体经历了从人民到公民的嬗变。这一变化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即从政治主体回归到法律主体。体现了社会变化发展与法律进步,既拓展了权利义务主体范围,又充实了权利义务内涵,实现了宪法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权利义务主体的整体性使得人人平等观念有了法理逻辑,同时也为主体的身份识别与保护提供了宪法基础。这一进步是历史性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阶段性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及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23.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之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识形态管理作为一种运筹性要素贯穿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构建和创新、传播和转化、交流和交锋三个方面。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失败的教训: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日益僵化与荒芜;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方式的粗暴与强制;执政后期舆论领导权和管理权的反弹性丧失;领导人的"真理垄断"以及信仰背叛。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启示是: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我国意识形态管理思维战略转型;夯实舆论阵地建设强大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4.
邹汉勋《五均论》集中体现了他的音韵学成就。在该著作中,他提出了一个古声二十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邹氏有一个论断就是"喻当归匣"说。在声纽流变的思想认识下,邹汉勋分析《广韵》的反切上字,并以《诗经》双声、谐声、声训、方言等材料作为佐证得出"喻当归匣"的论断。邹氏《五均论》虽然可能因囿于方音而没有把喻三、喻四区分开来,但其"喻当归匣"说是后来曾运乾"喻三归匣"说的先导。因此,他在上古音声母研究史上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25.
王船山《姜斋五十自定稿》里有多处写到饮酒的地方。在这些述说饮酒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看到,王船山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爱好饮酒:心情苦闷,借酒浇愁;怡情养性,享受生活;酒逢知己,共话沧桑。从这些诗歌里,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王船山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去领略大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6.
语言适应论指出,适应性在语用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且与变异性、商讨性等概念在研究语言使用过程中具有本体论意义。变异性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生成性;商讨性表征了选择的不确定性;适应性展开为语言使用的本质核心。语言适应论的本体论意蕴展现为:语言对人类生存贡献何以可能、适应性何以可能、意义生成何以可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27.
从诗歌押韵和音韵学的角度,对《全宋诗》中四川籍诗人作品的韵字进行校勘,我们可以发现《全宋诗》中四川籍诗人诗作有二十四处讹误。错误原因在于择本不善致讹、编者误抄。  相似文献   
28.
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多维度解释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基于该理论的研究,把译者主体的适应选择与诗词翻译这一载体相结合,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视角对比分析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四个英译本,旨在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提升读者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9.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深层探析计划与市场这两种最基本的 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劣,由此对 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价,并为国企改革和 21世纪的中 国经济予以前瞻。  相似文献   
30.
《河北经济振兴大纲》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设想,但只对其目标作了原则表述,未提出具体标准,难以操作与考核。因此,为“经济强省”设立一个科学而又便于考核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