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69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359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文从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的视角讨论了委婉语的翻译问题,指出委婉语的翻译应在尊重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异化翻译为宜;并着重讨论了翻译的选择与替换及联系与创造的问题,指出隽语的翻译要侧重联系与创造,而矛盾修饰的翻译则要侧重于词语的选择与替换。  相似文献   
72.
由陕西省社科联、社科院、价值哲学学会和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8月20日至23日在西安隆重召开。大会提交论文70余篇,着重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1.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理想、信念、信仰具有超越现实的特性,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对社会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思想建设有重要影响。西北大学周树智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7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教育市场化和不允许市场经济介入教育等价值观冲突。对教育价值观变革所提出的新课题作对策研究,构建科学的教育的市场价值观和非市场价值观,并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以形成完整的健康有序的教育规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它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4.
75.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它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特别是对其中不文明的东西的一种否定,是发展观上的一次飞跃,标志着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的诞生  相似文献   
76.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师范生肩负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重任,没有健康的心理是难以胜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7.
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道德传统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信”道德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一传统美德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于加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加强与各兄弟民族的团结,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曾起过积极作用。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刻,这一传统道德规范仍然具有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8.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是新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该文从历史和空间地域的角度,以种植面积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动态地分析出新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林果业发展前景广阔,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蔬菜产业的发展还不清晰,实力还很弱;其他作物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9.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舆情模式。从舆情出发引出网络舆情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的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舆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框架,即“预警———应对———善后———反馈”的体系。  相似文献   
80.
社会大流动导致了传统乡村社会网络的瓦解,它改变了乡村家庭的结构、伦理、功能,也改变了乡村个体的生命历程、日常生活。这突出表现为"时空断裂",即乡村日常生活空间和时间的断裂。就其实质而言,时空断裂是在社会大流动中乡村家庭与个人既有的网络关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心理情感、生命意义的断裂。断裂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反而在客观上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个人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动或主动地采取回应与行动——重构。应在社会、家庭、个人同构的思路下,从国家宏观制度政策设计和个人能动性激发两个方面入手,重构乡村家庭与个人的时空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