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政治参与是指政治主体对政治过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治参与发生在什么领域?依据什么来规定政治参与的程度呢?体现政治伦理精神和生态伦理价值的政治参与应该发生在由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自在世界所构成的广袤领域中.而政治参与作为一种集体意志和行为的集合,其所及应该是所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事件或行为,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影响力即外部性来规定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自在世界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82.
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的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既有当时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他本人独特的个人色彩,而且对当代青少年科学人生观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毛泽东认为,人生的真谛即搏击奋斗,人生应该立志,人生是最宝贵的.这些人生观深刻地融汇在毛泽东改造世界的伟大抱负之中.当然,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3.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产生以来一直追求的社会理想。虽然现实的社会生活总是多多少少显得有点不和谐,甚至因某种极端不和谐而令人感到失望,但人类追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却始终没有停止过——不仅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不会停止!这种不懈的努力,既反映了社会总是存在着种种不和谐——因为假使社会绝对彻底地和谐了,这种努力也就是多余的了;又反映了社会总是在不断地趋向和谐——因为假使社会永远都不可能和谐,这种努力也就是枉费的了。人类孜孜然追求社会和谐,恰恰意味着社会仍然处于不和谐状态;反其言亦然:正因为社会仍然处于不和谐状态,人…  相似文献   
84.
论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和实践的贡献廖小平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中国化的过程中,对实事求是的内涵作了全新而科学的诠释;把实事求是的命题升华到哲学的高度,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把作为研究学问的方法的实事求是改...  相似文献   
85.
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 ,要求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旧的道德观念。而新型的市场道德的生长点 ,即存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之中 ,不仅市场机制的建立为市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而且市场机制的完善为市场道德的运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一般而言 ,市场机制越完善 ,市场经济对于市场道德的需求性或依赖性就越强 ,市场道德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市场经济而言 ,市场道德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内控力量 ,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6.
精神文明是有价值的 ,对精神文明价值的衡量 ,主要是对精神生产的成果即精神产品的价值衡量 ,因为精神文明是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成果 ,并最终是通过精神产品来体现的。精神产品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各种理论学说、思想道德规范、价值理想目标以及它们的物化形态等等 ,它们都是精神生产和人们的精神交往的成果 ,凝结为文明形态即为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87.
中国文化中未成年人的道德境况一直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其实,在中国文化中,未成年人的道德境况只有放在中国"孝文化"及其所建构的特定代际关系的背景下才能得到深刻的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未成年人的如下道德境况: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代际关系决定了未成年人处于极端不平等的道德境地;老年本位和过去本位使未成年人处于文化和社会的边缘地位;孝文化通过特定的代际传承机制使未成年人道德价值观得以形成;孝的社会功能使统治者保持着对未成年人之遵行孝道的强势道德期望.  相似文献   
88.
代沟是现代社会日益凸现的一种现象.基于一般代沟之上的伦理学视野中的道德价值观的代沟,也随之凸现起来.实现道德价值观的代际沟通,是研究代沟现象的根本目的.道德价值观的代际沟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承认道德价值观的客观存在、寻求道德价值观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同时,道德价值观的代际沟通还必须建立平等与对话、理解与互信、宽容与差异的机制.  相似文献   
89.
"慈孝"伦理特别是"孝"的伦理是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的独特表现形式,它具有非常复杂的双重历史效应,其消极方面主要表现为:父子(代际)关系极端不平等;移孝作忠;老年本位和过去本位;局限于家庭领域即私域,而对社会公共领域少有涉及。其积极效应主要表现为:孝是文化代际传承的重要机制;体现了纵向的代际思维方式;具有社会稳定功能和睦家功能。  相似文献   
90.
大学生休闲活动调研报告——以湖南部分高校为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好的进行休闲,掌握正确的休闲观。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得出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现状,并在尊重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闲教育的一些建议。其中,调查问卷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变量方法,以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住址为制约变量,逐一得出分析结果,最后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