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气”论与“阴阳”学说是中国风水产生的哲学基础,风水观念渗透于港澳 台汉族家居生活、人生礼仪、宗祠祭祀及商业活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原因在于, 作为风水文化主要载体的中国内地汉族不同时期徙居港澳台及当地特殊社会环境中大众传 媒的渲染、公益机构“风水行为”的影响和英葡日的殖民统治。风水文化中的“环境选 择”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其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民族·族群·社群·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族群和社群在某个特定空间范围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了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但是,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活动空间范围需要位于该空间(或社区)中的人们的集体建构与有效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存续、发展抑或散失、瓦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成该共同体的民族、族群或社群的意识消长、竞争力大小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民族与社群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并有可能朝着"民族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方向发展.族群的认同虽然也会随着情境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认同,但它基本上是"文化"层面的,而且往往是运用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去谋求利益或效益,亦即它更多地表现为"工具性"的生存策略.但是,在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重合和民族社区、族群社区与社群社区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族群的"文化"认同亦有可能转化为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3.
香港是一个多民族或种族的社会。英国殖民统治者长期推行种族隔离和民族歧视政策,造成香港华人的心态扭曲。香港主权的回归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振奋了香港华人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24.
由于民族民俗旅游真实性感知源于人们的时间观,因而民族民俗旅游的时间维度取决于民俗时间与旅游时间的冲突与消解,其可能路径是多方协商目的地社会传统节庆民俗的文化展演时间和内容,并预测和评估民族民俗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开发实践和大量游客的到来,会变动民族民俗的空间范围。民族民俗旅游空间的有效维系,需要在就地式的生态模式和变迁式的异地开发模式中抉择。总之,民族民俗旅游无法逾越自身的时空维度和文化场域。  相似文献   
25.
辛亥革命与广西的风俗改良廖杨编者按:辛亥革命对社会各个方面均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广西的风俗改良也起了推动作用。本文对辛亥革命前后广西风俗改良的内容、特点进行叙述、概括,分析了辛亥革命与广西风俗改良的内在联系,对辛亥革命和广西民俗史的研究均有补益,刊之以...  相似文献   
26.
试论马君武青年时期革命思想的转变廖杨马君武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爱国诗人和教育家。他青年时期的革命活动大致经历了结识康梁、改良维新到追随孙文、走向革命再到退居上海、弃政从教的过程,这一转变反映了他的革命思想大体呈抛物线状态运动.一、...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广州市长湴村的个案调研,分析了外来人口与城中村村民及"农转居"后社区居民如何围绕市场特别是房租市场发生关联,继而影响当地社会管理模式变迁的发展历程。外来人口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可能存在着交叉重叠甚至形成合力,推动着当地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市场经济及其运行机制是城中村社会管理变迁的主要动力,房租市场则是其原始动力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村改居"的制度创新和城市化推动,城中村仍然可以在村级财力不足及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完成社会管理的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28.
蒙丽  廖杨 《创新》2009,3(6)
广西在西部大开发、"9+2"和"10+1"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要确保广西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不仅应该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及其与广西其他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而且应该避免使其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依附区域,才能真正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9.
作为社会总问题之一的民族-宗教问题广泛存在于当今世界,且有凸显之势。目前,学术界、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经常使用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民族宗教问题概念,其基本内涵、类型划分和实质等尚未完全明晰。文章认为,应从相应概念入手,根据其内涵和外延进行分类;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决定了民族问题的宗教性和宗教问题的民族性,亦决定了民族宗教问题是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部分;理性经济与非理性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调适,构成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的本质要求,亦即利益或权益的分配、冲突和调适构成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30.
港澳台的禁忌习俗渗透于港澳华人和台湾汉民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婚育丧葬和岁时年节等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港澳台民间禁忌与现代化并存共处的事实说明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非完全对立 ,而是互动有时甚至是互补的。港澳台禁忌习俗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某些变异 ,既说明了传统的“中原文化”与“闽文化”、“岭南文化”的兼容与并蓄 ,同时又反映出中西合壁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