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31.
道家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一向认为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或不甚发达,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中华传统文化有儒、道、佛三家,中国古代科学主要存在于道家。儒家主要讲人伦社会,一心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人生最高意义之所在,无暇顾及或者说不屑顾及自然规律之研究。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有人说,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不是由于中国古人思维不及西方人,而是由于中国古人根本不重视对自然的研究。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只是我还想补充一句,中国古人中根本不重视对自然研究的思想观点主要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说的是“主要”,而非唯一,因为不重视对自然研究的原…  相似文献   
232.
金融市场条件高阶矩风险与动态组合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组合投资理论没有考虑高阶矩风险和静态处理问题两大缺陷,提出多元GARCHSK模型用于衡量时变的高阶矩风险,基于效用函数的Taylor展开推导出带有高阶矩风险的动态组合投资策略,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股市不仅存在高阶矩风险,而且风险具有时变特征;为防范高阶矩风险,投资者需要动态地修正他的资产配置权重。  相似文献   
233.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主体性形而上学” ,在语言观方面认为语言不过是说话人 (主体 )的活动 ,要求语言的意义直指感性的对象 (变动不居的在场物 )或抽象的概念 (恒常的在场物 )。现当代哲学反对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 ,反对抽象的概念哲学 ,主张在场物与不在场物都在现实世界之内 ,二者的相通相融是哲学的追求目标。这种哲学在语言观方面认为语言的意义主要源于在场与不在场的结合为一 ,不一定要求感性对象的出场或符合抽象概念 ,甚至不要求说话者 (主体 )的出场 ,诗的语言尤具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234.
现代金融理论的数量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地考察现代金融理论的演进 ,可发现其不断呈现数量化的发展趋势 ,数理金融也经历了产生、发展到面临挑战的历程 ;为弥补传统数理模型的不足 ,金融理论不断吸收非线性方法、现代计量经济、现代控制论、人工智能等现代数理理论方法 ,并与之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235.
当前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保险管理信息化与保险管理变革的要求.论述了中国保险业在管理方面应研究的主要问题.对保险风险从承保和投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基于保险管理问题,对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论述了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36.
超越有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要求——两种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性”,这种冲动所要求的是尽量使人成为物质性的存在。感性的存在,而人作为这样的存在,他所感觉到的只能是在时间中转瞬即逝的~个一个的个别的、受他物限制的(有限的)东西,这样的人是一个只抓住现实性、只有感性物欲的人。但是人还有第二种冲动,即“理性冲动”(又叫“形式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性”,这种冲动要求从时间上流逝着的个别东西之中见出和谐、法则(包括认识中判断的法则和实践中意志的法则…  相似文献   
237.
哲学之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要美,首先就应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那种专讲脱离人生的超感性的概念哲学,把哲学界定为仅仅是认识普遍规律之科学,以至人生被变得千篇一律,苍白枯燥,就谈不上有哲学之美.为维护中国传统哲学之美,我们不能停留在哲学仅只是寻找最普遍规律之学的界定上,不能停留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而把哲学理解为提高人生境界之学.有生活境界之美,才有哲学之美,哲学应当像西方后现代艺术那样生活化.继承和发扬老庄哲学、道家哲学,借鉴西方后现代艺术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似乎是我们提高人生境界、追求哲学之美的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