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已被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所证实.但是,对这一命题如何理解,却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学术界众说纷云,概括起来有这样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成果只能“凝结”或“渗透”在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些生产力要素中,发挥其巨大作用,本身不是生产力的现实要素,在未加入社会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力量;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了一种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前种观点是一种普遍的观点,然而却是一个值得重新研究的观点.我们  相似文献   
12.
政绩属于价值范畴,政绩考核体系属于价值评价范畴,政绩观则属于价值观的一部分.价值理论引导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是价值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笔者从价值哲学的视角,运用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对政绩、政绩观进行界定,剖析了政绩评价各要素对政绩观的制约,总结了政绩观的失范表现,并提出了调适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人被巨量的信息包围着 ,为了使被传播的知识能够真正地有助于人类某一活动取得成功 ,这些知识首先就应该被那些与其打交道的人所理解。人类的某种积极性 ,就是以社会各成员在经常的相互作用中彼此间达到某种程度的理解为前提的。尽管理解问题已经成了中国哲学理论界的热门话题 ,可对于理解的生成方法问题尚且无人问津。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求 ,以求教于学界同仁。语境赋予理解的主张 ,在现代西方哲学界已经成了十足的“老生常谈”。因为“单纯语境”的理解模式不仅是不够的 ,而且由于模式的矛盾性而显得根据…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传统逻辑教科书中,讨论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时,常常说法不一,各书最后划分出的关系的种类也不尽相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进行划分之前,没有明确讨论的前提条件。我们认为,要正确地解决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对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准确、全面、科学地分类和概括。在开始进行划分之前,必须考虑到若干讨论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当中,有下列两项是至为重要的: 第一,是否允许所讨论的概念的外延是空类和全类; 第二,是否要区分所讨论的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是不是全类。在这里实际上是涉及3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了,即不仅涉及到原来两个概念而且也涉及到论域。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心态的意蕴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文化心态的意蕴指向 ,先哲们进行了苦苦探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原则性阐释。据此 ,笔者以历史唯物论、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三者相结合为视角 ,界定了社会文化心态的含义。认为 ,社会文化心态是指反映特定文化境域且具有自发性质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 ;指社会倾向性强烈且具有公众特征的届时文化行为意向及社会心理动态形式 ;指介于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间的社会普通意识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规律,不同于社会形态更替时期大破大立的规律,也不同于社会常态时期积累渐进的规律,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的社会文化心态嬗变的规律.主要包括:有序重组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各要素在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中,能够进行自组织,使某些要素的变化得以强化或抑制,使之达到有序化;涨落突变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部经常随机发生不同形式的微观涨落,当某种微观涨落被正反馈作用放大超过临界点,形成巨涨落,随之引发突变;连锁感应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传感过程,其中某一个要素变化引发另一个或多个要素的变化,从而产生轰动效应.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三条规律,对于发挥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正值效应,克服其负值效应,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走低碳社会的道路,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唯物史观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加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低碳社会,成为中国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是互嵌整体的唯物辩证自然观、给与自然界以人文关怀的生态伦理观、人与自然价值和谐的价值文化观,都为低碳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确证。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在社会规律生成中的地位问题是唯物史观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指出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不可逆性、必然性和重复性的普遍性品格,同时也指出社会规律自身具有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和加速性的特殊本质,并且进一步论述了社会规律生成于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主体创造与主体选择相统一的人的主体活动之中。因此说,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发展规律生成中全面、鲜明而深刻地展示了它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作为具有一般性的特殊规律具有极大的客观普遍性。其普遍性在某些地区、民族、国家的具体进程中得到确证。所有制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选择性是历史跳跃性规律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人类社会总体即“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制约性是历史跳跃性规律实现的前提条件; “世界历史”所造成的国际间的交往是历史运动中出现跳跃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运动中实现历史阶段超越的内在根据。历史跳跃性规律受制于历史一般规律, 反映并实现着人类社会演进的总趋势, 历史跳跃性规律和历史一般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娱乐业作为城市第三产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产活动和城市化水平发展到较高程度的主要标志。在美国和加拿大,19世纪工业化和20世纪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在北美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留有深刻的痕迹。城市娱乐业和消闲业也是在这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