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菲梵  默燃 《职业》2007,(16):46-47
意外发现:"美丽"中藏着巨大商机 我从小就是个特别爱美的女孩,穿衣、装扮总是要别出心裁,和别人不一样.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相似文献   
52.
我国现行公司法通过限制出资人数的制度来达到保护债权人的目的,已成为对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羁绊.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三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组织难以平等地进入国内外市场.对此,可以借鉴英美法系公司人格独立原则,在修订中国公司法时允许一人公司的合法存在,进而参考英美法系揭开公司面纱等公司人格否定制度,规范一人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征用权与警察权(policepower)的区分 ,是美国有关财产权保护宪法争诉的重要焦点之一 ,在此曾形成了一系列的经典判例 ,但实际上长期没有克服法理上的混乱。联邦最高法院力图在1992年的路卡思诉南卡罗来纳州海岸委员会一案 (Lucasv.SouthCarolinaCoastalCouncil)中就征用补偿这一方面提出了一个确定性的规则 ,然而其结论仍具有争议性。美国宪法判例中的这种财产权保护 ,其实预先为当下的中国提供了多重的启示和警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法律实证主义方法的故事--以拉班德的国法学为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有关法的许多观念和制度最终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源流追溯到19世纪德国"国法学"的学说史中去,为此思考或解决我国现代宪法中的一些课题,其实也可通过解读这段历史而寻得一些机要.拉班德就是这段历史中的象征性存在,他在前人思想的铺垫之下出现,把他人从私法领域中引入公法学的法律实证主义方法发展为有效回避、消解或暂定解决政治问题的法律技术,从而以矛盾的学术性格微妙地回应了矛盾的时代课题,即在政治效果上一方面默认和容忍了当时德国君权主义宪法体制的政治现实,另一方面也表述和维护了近代德国的法治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5.
56.
意境可谓电影中最富神韵的叙事元素,它将环境与人物融于一体,并创造性地利用声画结合的手段和特殊媒介促进两者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大大拓展了美学时空,实现了叙事表达和意境抒写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7.
58.
俺是河南人。(用河南话讲)(鼓掌)。我河南话都忘记了,说得不好,请大家原谅。我在美国住了二十多年,每天讲英语与普通话。这次回家见了很多亲戚,我姑姑、叔叔、表弟、表妹都来了,住到第三天,乡音就回来了。我抗战时候生在河南镇平,后来跟父母亲到了信阳,我父母亲当时在信阳师范教书。前天,我见到许多信阳师范的老师和我父亲的学  相似文献   
59.
宪法解释学与规范宪法学的对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法多元化的现象已次第呈现于我国宪法学界,"宪法解释学"与"规范宪法学"是于此背景中出现的两项方法风格.通过两者的对话,宪法学方法论的智识结构可大致地展现为两个层面围绕实定宪法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适度地保持宪法学方法论的开放性.由此,虽然两项方法风格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各自的学术主张,但无论从理论结构还是内涵上,两项方法论诉求之间更多的体现出交叠共识.  相似文献   
60.
中国立宪主义的起点——对清末君主立宪主义的一个省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的君主立宪运动 ,虽然被辛亥革命所切断 ,但它既是中国君主立宪主义的终点 ,也是中国整个立宪主义的起点。这场运动 ,其实可分析出“自上而下的立宪运动”和“自下而上的立宪运动”两条线索 ,其背后所依据的是两种颇不相同的立宪理论 ,但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情势之下 ,在政治文化的传统语境之中 ,二者之间却有着一种共同的逻辑 ,而这其实又在迄今为止我国立宪主义的全部展开过程中 ,投下了深长的暗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