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领导文化协调论张利群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整个社会犹如一张高度分工又高度综合的各种关系纵横交错的庞大的“关系网”。无论哪个系统,哪个层次的领导集团,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纽结,面对着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关系群。从这个角度看,领导的任...  相似文献   
12.
1.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方法强调“道进乎技”和人的主体性,又有轻批评方法的倾向,2.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有如下特征:经验性、感悟性、实用住和艺术性,3.主要批评方法是:阐释法、评点法、品评法和鉴赏法。  相似文献   
13.
文学在艺术生产语境中由传统精英型文学转型为现代大众型文学,是文学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调整、生产方式转换及存在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改变的结果。面对机器生产及电子化时代的文学多样化形态,应确立文学在艺术生产中的定位,构建文学生产的核心价值取向,促进文学在艺术生产中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批评性”是关系到文学批评生存发展的本体性问题及命题,也是强化批评的文学评价机制及功能作用的内驱力,更是批评自身建设及完善提高的推进器。作为批评的总体性概念,“批评性”关系到批评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批评性”多维立体的构成系统,从强化批评的现代性、核心价值、功能作用、主体性等方式及路径实现“批评性”。批评的逻辑起点是主客体关系中的经验与理念的统一,在其主体间性及其经验与理念间性中提供批评创造及“批评性”发挥与实现的空间。作为文学批评的总体性及本体性概念,“批评性”与无批评性、缺乏批评性、丧失批评性的批评泾渭分明,亦为好批评与伪批评、精品批评与低劣批评、高雅批评与庸俗批评的试金石,更是批评与捧评、棒评、恶评、误评、炫评、酷评、滥评的分水岭。批评作为“诤友”而着眼于“症候”批评,正是批评大有可为的用武之地,亦是批评精神之所在,更是“批评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逻辑性,因而应该通过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文学取向的"多样化"和"主旋律"及文学评价标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来彰显这种逻辑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而构建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文学人民性构成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引导文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布努瑶民族创世史诗《密洛陀》在描述人类和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中以创世精神表达出自然文化观。创世一方面指创造人类自身及其文化,一方面指创造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认自然的文化意义和人化特征。自然文化观展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多维视野,人与自然关系既有互动、互生、互为因果的关系,从而构成和谐互利的一面,又有对立矛盾、冲突的一面,人类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从而获得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平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五四"时期确立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新文化、新文学的现代意识,在古今与中外的双重交错轨道中确立批判、启蒙的现代性核心价值取向,在多元整合的价值追求中确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和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为现代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审美人类学领域的开拓和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审美人类学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民族审美现象进行研究 ,努力在民族学、美学、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寻找新的研究资源和新的研究思路 ,从而奠定民族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一方面能在这块新开垦的处女地上发掘新的资源 ;另一方面也能从新的领域、新的角度对现有材料作出新的阐释和评价 ,在推动民族审美活动发展的同时 ,推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发展 ,并由此取得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汉魏时代的屈赋论争,涉及到刘安、司马迁、班固、王逸、刘勰等文论家、批评家、史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批评史上颇有地位和影响。它正确评价了屈原及《离骚》的文学功绩和价值,树立了“楚骚”文学传统及经典地位,有利于文学向本体地位的回归,亦有利于对文体分类的认识并促进其发展,动摇了以“经”论诗的惯例,开创了以“诗”论诗的风气。同时,它充分显示出文学批评的成效和作用,引发文学批评的自觉意识的产生。但这场论争表现出的中国传统经学对文学的浓重遮蔽,论争中的中庸色彩过重而无法成就超越、创造、革新的思想氛围等缺憾亦值得重视,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和批评学都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从先秦儒道学派中分别继承和弘扬了"和谐"与"自然"的思想文化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构建起和谐美与自然美的价值评价取向维度,以批评精神更深层次地把握其"心学"内在基因和实质精神,在互补互动、交融整合中构建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