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阿瑟·米勒在他的戏剧<推销员之死>中揭露了美国梦的疵点,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琳达是最为复杂的一个.她不仅是父权制下边缘化的妇女,而且是威利和整个家庭悲剧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82.
杜甫诗歌的句法艺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句式错综而韵律和谐.杜诗突破了五言"2-2-1"和七言"2-2-2-1"意义节奏的局限,从而给表意抒情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这些句式并未破坏诗歌的韵律之美.2.词语省略而蕴涵扩大.杜甫精于词语的省略技巧,他的诗作语略而意明,词省而意丰,使人深刻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鲜明特色.杜诗词语省略技法,主要有"以副代动"、"无谓语句"和"省略介词"三个方面.3.词序倒置而语言劲健.杜诗虽多数是按正常的词序组构句子,但词序倒置的现象也较为常见,目的是协调平仄、对仗稳妥以及获得劲健的美感,加强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3.
84.
PBL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尤其在网络环境下, PBL有着其独特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从介绍PBL概念入手,主要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英语PBL教学的意义,师生角色,如何利用网络环境进行PBL问题的设计和学习评价的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85.
城市社会管理及其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岚  隋佰玲 《城市观察》2012,(2):119-12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关系日趋多元,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全新的城市社会发展格局对传统的城市社会管理提出了挑战,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也随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对社会管理的基本认识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城市社会管理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当下我国城市社会管理所面临的新社会逻辑,结合对政府所提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理解,继而对城市社会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这个新模式所面临的可能困境与其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6.
张岚 《兰州学刊》2009,(12):162-163
learn理论深化了实用主义教育的评估内容和标准,也是当今美国高校的核心理念。实用主义把创造知识的主体视为“目的-方法”的工具性教育,从“实用-实证”改变了大学生存模式,建立“对话-主体”的参与和批判观,适应大众民生的教育需要。专业生存的“实用”,是对杜威实用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大众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87.
新文学创始以来,中国女作家在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文化空间中塑造了许多有别于男权文化想象的真实的女性形象,提供了丰富的女性视角下的城/乡文化信息,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足.比如创作集中于城市题材而缺少对乡村女性的关注;多写城市世俗生活和私人经验,过于物质化,缺少对城市的批判意识和透视深度;在乡村文化书写上,对农业文明和乡土文化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化眷恋,出现了理性把握不足的欠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原先固有的城/乡文化观念正在面临着现实严峻的挑战,对于女性创作在城/乡文化空间中新的话语现象我们无法给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我们只是希望在女作家的文化视阈中,城市和乡村的女性人生都应得到深切的人文观照,宏大叙事和私人话语可以同时并进,城/乡巨变和日常生活皆应加以展示,这样才能使女性写作不至于陷入自说自话的琐屑与狭隘,才能使女性写作走出城/乡文化夹缝,走向丰富厚实的多元化叙述空间和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88.
中国新文学“闲适”散文发端于“五四”时期,在周作人的影响下,经林语堂、梁实秋的大力提倡和发扬,于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四十年代仍势头不减。建国以后,由于大陆散文创作自觉地与主流意识相趋同,缺乏个性的表露,“闲适”散文创作几成空白.与此同时,随着去台港作家如梁实秋、林语堂、张爱玲等人的努力,“闲适”散文在台湾和受其影响的香港则成就了一番天地,而在大陆,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再度兴起了“闲适”散文热。显然,海峡两岸的“闲适”散文同出一脉,不过;两岸“闲适”散文在渊源和总体格局相同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  相似文献   
89.
中华的散文大致可分为“载道”和“言志”两种不同的散文观念和创作模式。发动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散文,基本上承袭了传统散文的这两种模式:一种从现实的功利目的出发,将散文当作“匕首”和“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这种“载道”散文以鲁迅为代表。一种则以抒个人“性灵”为目的,用冲淡平和的笔调写身边琐事,这种“言志”散文以周作人为代表。本文所论的中国新文学“闲适”散文即指后一种,具体地说,它是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周作人的影响下,经林语堂、梁实秋等的大力倡导和发扬曾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90.
广播体操属于基本体操,对于培养练习者正确的身体姿态、良好的肢体操作能力,促进运动系统的功能提高,改善心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第九套广播体操编排理念,总结其有利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