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7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论的名称是近代才有的,而关于价值的思想学说,则不论中国与西方,都是古已有之。在中国,至少可上溯到孔子;在西方,至少可上溯到柏拉图。在先秦时代,孔子“仁者安仁”的价值观,与墨子以“国家人民之大利”为最高准绳的价值观,有重要的分歧。孟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价值观与庄子“万物一齐”的价值观,更是相互对立的。到宋元明清时代,主要的哲学家莫不各有其关于价值标准的观点。应该承认,价值观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中国哲学史著作中很少谈到价值观的问题,今试述其大要。  相似文献   
82.
<正> 二十年代,曾经有过关于文化问题的热烈讨论。经过了六十来年,这两三年又出现了“文化热”,这是值得高兴的。为什么文化问题又引起人们的兴趣呢?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达到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呢? 应如何看待近代西方文化呢?这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必须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复杂的内容。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就必须:第一,对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3.
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实行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应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需要对于传统思想中的“人”的观念进行反思。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没有“人”的观念呢?如有,传统哲学中“人”的观念的内容如何呢?这些都是首要研究的问题。多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以“人”为中心问题。既然以“人”为研究的中心,应该是具有“人”的观念的。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的观念,与西方近代哲学中的“人”的观念,必有显著的不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84.
考察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就要从先秦儒家学说的历史地位、哲学特点及其主要贡献谈起,然后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理学——宋明时期的儒学对于先秦儒学的承继关系以及它本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作出的发展,从而对于在中国封建时代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学思想给以较为深入的分析与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85.
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初步体会张岱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纲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划时代的重大发展。这一理论不但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针,而且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6.
王船山(夫之)是明清之际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伦理学说、历史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光辉的理论命题,做出了巨大的卓越贡献。他不仅是一个思想深邃的哲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尚志操的爱国志士,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尤其值得后人钦佩敬仰。  相似文献   
87.
中日两国的文化联系,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日本的思想文化是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儒学是日本儒学的渊源,中国佛学的经典也是日本佛学的经典。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历史事实。善于吸取外邦的文化成就,却成为日本的优良传统。进入近代以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经济文化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以致成为东亚的一个强国。相形之下,中国戍戌变法失败了,后来虽然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除旧开新的历史巨变,而经济文化的进展却依然迟缓。近代日本迅速前进,近代中国迟缓落后,其原因何在,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王中江同志所著《严复与福泽谕吉——中日启蒙思想比较》(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正是在一课题上作出了颇为有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正>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主静与主动的论争。这主静与主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宇宙观上的动静问题,二是人生观上的动静问题。主静思想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老子》十六章)认为人生应该守静,而芸芸的万物亦皆复归于静。王弼提出“静非对动者也”的观点,认为“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  相似文献   
89.
孙中原著《墨学通论》纳入我主编的《国学丛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台湾红业出版公司在海峡两岸分别印行中文简繁体字本。这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研究国学即中国传统学术,不可忽略墨学。在我主编的《国学丛书》选题计划中,也包含墨学一项。孙中原在60年代初曾从汪奠基、沈有鼎研治含《墨子》在内的古代文献,专  相似文献   
90.
儒学与儒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学与儒教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文史哲》编辑部提出“儒学是否宗教”的讨论,这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曾经有所考虑。目前学术界有人认为儒学是一种宗教,有人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一般的看法认为世界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其中没有儒教。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