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4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卢卡奇的总体范畴与20世纪科学思维的契合张康之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处于一个时代的科学家、思想家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和思想交流,但却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相似甚或相同的结论,即使研究的领域相距甚远,人们也可以从中发现类似的思想方法和共同的思维走向。西...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当前中国政府应当考虑的十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中国政府需要根据历史转型的特点以及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做出系统、全面的策略选择。具体地说,当前中国政府应当考虑的策略包括意识形态策略、制度策略、经济体策略、文化策略、组织策略、社会结构策略、教育策略、生活策略、政治策略、社会保障策略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6.
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审视张康之在马克思主义史研究中,关于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我们比较侧重于对经典作家的思想作正面阐述和发掘,在回顾蒲鲁东主义、杜林主义、马赫主义等这些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战对象的思想时,也是从属于正面理解的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7.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自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以来,围绕着解决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出现了两种制度设计方案:一种是突出强调个人利益、私人利益的神圣性,把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寄托在个人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实现之中;另一种是强调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把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看作是个人利益和私人利益实现的必由之路。两种制度设计方案都有着充分的理论证明,而且,发生在从属于这两种制度设计方案的理论和学说之间持久不懈的争论,构成了整个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图式。在实践上,出于维护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必然会选择强化国…  相似文献   
108.
道德存在:把握完整的人的必要维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有三重存在,即人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人的道德存在是人的社会本质所在,对于理解人、认识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原生的意义上,人的道德存在实际上是人的道德潜能和基质,在人的后天社会生活中,人的这一道德潜能和基质实现了与社会理性、群体理性或职业理性的契合,形成了人的道德存在。迄今为止,人类的科学认识往往停留在对人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研究上,其实,人还有着道德存在这样一重内容。  相似文献   
109.
我们正处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是发生在人类社会后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场再次脱域化的运动,它与近代早期资本主义世界化是完全不同的.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建立起了民族国家,社会正义的全部思考也都是在民族国家框架下展开的.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框架提出了挑战,意味着民族国家框架的解体.所以,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社会正义重建的任务,需要建立起一种与全球化历史趋势相适应的全球正义.在现阶段,全球正义需要以民族国家既有正义原则中的那些一致性部分为基础去加以建构.同时,全球化所造成的社会异质化的事实也需要得到尊重,因而,承认与包容差异又是全球正义得以建立的基本途径.而且,承认和包容差异本身就构成了全球正义的基本内容.通过承认和包容差异,还能够实现文化融合的目标.全球化将为人类带来这样一种生活空间:那就是由文化多元化与文化融合两个维度构成的共同体生活框架.  相似文献   
110.
在风险社会中重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社会因自我意识的生成而实现了自我与他人的分化,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在交往中建立起了由承认关系与竞争关系编织起来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自我处于中心地位,他人只是自我的工具,是自我用以实现其自在的路径.事实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结构化为一种中心-边缘结构了,并被复制到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之中,形成了社会治理的中心-边缘结构.在工业社会中,他人是自我的风险源,而自我通过中心-边缘结构又总是能够成功地把风险转嫁给他人,从而维护自我的中心地位.然而,社会风险的增加却使中心-边缘结构的转嫁风险功能陷入了全面失效的局面,自我与他人也因此而被卷入了风险社会之中.风险社会的出现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提出了重塑的要求,要走出风险社会,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共在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