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以能源系数法核算湖南省2010—2017年的CO2排放,运用LMDI分解法识别湖南省CO2排放的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南省城镇化率、人均GDP、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在不同减排压力下发生的变化速率设置8种情景,利用STIRPAT模型预测8种情景下湖南省2017—2050年的CO2排放量。研究发现,湖南省预计将在2027年达峰,峰值为31 825.60万吨,但最小峰值30 363.98万吨将在2030年出现,出现了提前达峰还是最小峰值达峰的抉择。此外,在情景比较中发现,非化石能源的消耗占比和第二产业占比对达峰值影响较大,故湖南省在碳达峰策略制定中应考虑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消耗占比,降低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配额的交易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中降低碳减排成本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对排放配额进行计量却还是一个尚待研究并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免费分配的配额如何进行会计计量的问题。研究表明,历史成本计量免费配额存在诸多缺陷,不是一种合理的计量选择。只要存在活跃的碳交易市场,就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在缺乏活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情况下,则宜采用与配额特征相匹配的实物期权估价模型(Real Option model)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3.
加快高排放企业的低碳转型,促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建立,是我国当前全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国内外并没有一套科学的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指导企业的碳减排活动实践.基于此背景,从碳素价值流分析的视角,构建由碳投入、碳流转和碳产出指标所构成的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定量和定性指标的权重,并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JX造纸企业,结果发现该企业2012~2018年的碳绩效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整体碳绩效仍处于较低水平.由此表明,基于碳素价值流视角构建的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识别碳排放关键因素、衡量和评价企业碳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文章在分析创新本质的基础上,明确了创新的不同形式,然后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差别定位,将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定位为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最后探讨了该专业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以期为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企业转向低碳生产方式所面临的一系列碳约束给企业的财务活动提出了挑战,产生了一种新的风险———碳财务风险。防范和化解这种碳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碳减排活动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文章以产品这个主要排放源为核心,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企业产品设计、材料采购、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产生碳财务风险的原因,然后据此构建一个由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可更新资源和清洁能源组合、低碳技术投资、多层次融资体系所组成的综合碳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以规避碳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碳信息披露是外部利益关系人了解企业碳管理绩效的重要方式.为了探索碳信息披露的规律,文章总结了碳信息披露项目(CDP)2003至2012十年间在促进碳信息披露方面的发展历程,对碳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碳信息披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严格的碳排放管制,企业应该加大减排投资还是直接到碳交易市场购买配额,以实现碳成本最低,碳减排收益最大化?这是每一个高能耗高排放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决策问题。文章拟建立AB两家水泥企业的碳减排策略的博弈模型,通过对此模型进行演化博弈分析,以发现影响企业低碳减排决策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泥企业是否选择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减排投入取决于其单位碳减排成本与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偏好程度和碳价之和的大小比较。因此,要实现低成本减排的目标,水泥企业应积极开展低碳生产技术和减排技术的研发,追踪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碳元素流,针对碳排放量较高的重点生产工艺进行碳减排改造。政府则需要加快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为企业参与碳交易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大对低碳产品的宣传,强化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水泥企业碳减排行动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