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近年来,平台杀熟、价格歧视的行为屡见不鲜。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垄断企业的价格歧视降低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那么,作为新型垄断主体,互联网平台借助信息优势影响消费者选择空间的价格歧视是否也会降低消费者福利?从消费者支付意愿下的保留价格视角构建寡头多期动态定价模型,探讨消费者异质性对互联网平台价格歧视行为的影响及程度并进一步分析这种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给定消费者保留价格情况下,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异质性决定了平台价格歧视的程度。平台愿意对支付意愿低的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提高该群体的福利,而支付意愿高的消费者福利并未因此受损。2)在内生化消费者保留价格情况下,即平台可以控制消费者保留价格时,平台的价格歧视扭曲了消费者选择。这是因为随着平台垄断地位提高和价格歧视能力增强,垄断平台借助“信息茧房”效应控制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改变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迫使消费者支付意愿提高,尤其是提高低保留价格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从而扭曲消费者选择。因此,降低垄断平台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控制力是限制平台扭曲市场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