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第二语言教学不能忽视文化教学,特别是文化附加义的教学.讨论了文化附加义的特点、范围及其形成原因,指出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附加义的客观存在,从而导致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汉语文化附加义的揭示,是汉语学习者减少和避免跨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3.
张成进 《江淮论坛》2009,(6):168-174
汉语中表方向的介词“向”由动词“向”语法化而来,介词“向”来源于连动结构中的动词“向”。“向”语法化的句法动因是进入连动式结构,实现了词性降类;“向”语法化的语义动因是语义的非终结性,在与连动结构里其它动词主次要地位竞争中处于次要地位,提供空间信息。“向”词性降类后形成的介词短语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而言具有处所状语的特点,不论其处于动词前还是动词后。  相似文献   
4.
“鉴于”是个书面语色彩较强的多义虚词,既有原因义介词用法又有原因义连词用法。文章从历时语法化顺序与二语习得顺序两方面对多义虚词“鉴于”展开考察。“鉴于”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动+介”跨层结构,元明时期词汇化为原因义介词“鉴于1”,清代“鉴于1”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原因义连词“鉴于2”,语法化顺序表现为“鉴于1>鉴于2”。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从输出率与正确率两方面对多义虚词“鉴于”的二语习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是介引功能“鉴于1”均先于连接功能“鉴于2”习得,二语习得顺序表现为“鉴于1>鉴于2”。得出结论:多义虚词“鉴于”的语法化顺序与二语习得顺序吻合一致、存在正相关。将语法化顺序与二语习得顺序结合起来对多义虚词“鉴于”进行考察,是一种个案分析尝试,语法化顺序与二语习得顺序是否存在相关性、存在多大程度的相关性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5.
"一旦"最初用为数量短语,意思是"一个早晨或一天"。先秦时词汇化为"短时、顷刻"义时间名词,两汉时语法化为兼表情状的时间副词,意思是"忽然、一下子",魏晋南北朝时又进一步虚化为具有连接功能的时间副词,义近"如果、假如",并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整体转指部分的认知转喻机制是促使"一旦"发生词汇化的主要动因。认知隐喻、语义虚化、主观性强化、句法环境扩展是促使"一旦"发生语法化的主要动因。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中关于"一旦"或副词或连词或副连兼类词的争议,"一旦"或表未然或表已然的分歧,都可在历时分析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对"范跑跑、楼脆脆"这类新的构词形式进行考察,将这类新的构词形式视为构式语法理论中的构式,并将其形式化地描写为"N+XX"形式,其中N代表名词性成分,XX代表重叠的动词、形容词和少量的名词。"N+XX"构式存在两类句法表现形式:姓氏名词+XX,指物名词+XX。这类构式具有规约性构式义,即整体性否定意义和贬义性情感评价色彩。与这种否定性的贬义评价色彩相联系,现实语境中,人们使用"N+XX"这一构式时,传达出讽刺、揶揄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众多的研究热点,这些热点问题的形成得益于汉语语法研究中新理论、新视角的深入开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十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热点视角进行阐述:(1)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角;(2)汉语语法研究的类型学视角;(3)汉语语法研究的韵律词法、韵律句法学视角.同时指出,多视角研究综合互补是近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8.
9.
现代汉语中的“通过”共有三种使用形态:“动词+体标记”形式、动词、介词.介词“通过”由同形的动词语法化而来,语法化完成的时间是20世纪20~40年代.“通过”的语法化是在连动式句法环境中完成的.汉语史上由“通过”形成的连动结构共有三种,它们产生的时代各不相同.五四时期,这三类连动结构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介词“通过”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而这三类连动结构中不同义项的动词“通过”则分别构成了介词“通过”的三个语义来源.“通过”的语法化除了句法环境动因,认知隐喻和词义虚化也是重要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介词"依据"用于介引动作行为的根据。它来源于汉代的同形动词短语"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短语"依据"在认知隐喻机制促动下因高频连用由并列式动词短语词汇化为同形的依靠义动词。动词"依据"形成后,经常用于"V1+N1+V2+N2"句法环境中的V1位置,至隋唐五代时期,处于该句法环境中的"依据"最终完成向介词的虚化,"V1(依据)+N1"由独立作谓语被重新分析为作状语,介词"依据"形成。"依据"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路径可以概括为"动词短语→动词→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