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高校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要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两课”教学,从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到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还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努力营造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升华理论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半吴半楚"的特殊身份,叶德辉对湖南学术文化兼具认同与区分两种矛盾心理。他一方面继承了近代湘人的文化使命感,视维护道统为己任;另一方面明确表现出对湘学的疏离,而以继承原籍江苏的汉学传统为荣。叶德辉对湘学的批判与近代以来湘学内部的自我反思相契合,使重建湘学知识谱系、树立湘学新传统成为叶德辉与部分湘人的共同努力。此种努力不但化解了叶德辉个人对于湘学的认同危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湘人学术风尚,反映了近代省籍意识强化背景下地域学术文化之间的互动与竞争。  相似文献   
13.
张晶萍 《船山学刊》2007,63(1):38-40
王先谦在年富力强、仕途正顺之时,奏请开缺,引起了人们的猜测。王氏公开理由是病体未愈,而在与友朋的书札中,又时时流露出对世事难为的无奈。综合各种史料,可见出王先谦的退隐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与日本学者的交往是叶德辉学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对象既有日本老宿之士,也有后学新进;交往内容则包括诗词唱和、古籍交换、经学探讨等.日本学者对中国传统古学的热爱,对叶德辉博学多识的赞赏,使叶德辉引为同道,坚定了传儒宗衍绝学的信念.同时,通过日本学人,他看到了日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产生了 "东京物望若神仙"的异邦想像,由此折射出叶德辉个人的文化理想以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创立于1930年,在教务主任罗家伦和系主任徐谟的主持下,外交系课程的基本框架得以建立,且因时局变化外交系课程得以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充实。 其外交系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互动频繁,形成了以课程为基础、教学为主体、课外活动为补充的外交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考察政校外交系课程设计与教学运作,有助于进一步 审视民国外交学的学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湖南维新运动时的新旧之争 ,不仅是一场政治立场之争 ,也是一场学术文化之争。从《翼教丛编》及叶德辉其它的学术活动与主张来看 ,其反对变法 ,在学术文化上至少有三个原因 :其一 ,出于保守传统文化的立场 ;其二 ,经学研究中的汉学取向 ,使他不能同意维新派的一些主张 ,如蔑视训诂、追求大义等 ;其三 ,从古文经学的角度出发 ,叶德辉崇《左传》斥《公羊》 ,不同意新派人士对公羊学的鼓吹。这些主张自有其学理的根据 ,但他反对维新变法 ,逆历史潮流而动 ,仍然是要批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