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7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惟皇天之赋命,实浩荡而不均。或老终以长世,或昏夭而夙泯。物虽存而人亡,心惆怅而长慕。哀皇天之不惠,抱此哀而何恝。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天崩地裂,生灵长逝。万千家庭破碎,十方山河不存。童稚殇于楼宇,翁妪淹于瓦砾,亲故相守以死,友朋相依而殁。草木为之落泪,河川撕心裂肺。人间地狱,天人永诀。  相似文献   
62.
63.
张民巍 《社区》2001,(11):60-61
直接接触法 1.去信通知——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能预先约定群众,也能对动员群众参与的事件作详细的文字交代。 2.进行家访——这是动员群众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家访能深化群众与动员者的关系,透过面对面的接触,大家可以进一步交流对各项事情的看法,增进双方的感情。透过这种关系,工作人员能比较容易估计群众是否能真的  相似文献   
64.
张民巍  蒙宣 《社区》2003,(19):4-5
全国首届优秀社区工作者表彰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5.
张民巍 《社区》2003,(19):31-32
[本刊讯]2003年9月26日,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主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在全国正式启动。这项活动的宗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精神,促进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文化宣传阵地,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文明健康的文化生活,促进城市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66.
时至今日,一旦涉及改革与开放的话题,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把它与28年前发生在安徽凤阳县的1 8位农民冒死"按手印"事件联系在一起,在那样一个年代,"按手印"事件肯定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  相似文献   
67.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会做,他很可能会在一个地方终老。但这只是一种假想,其实,在现实世界中这种情形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情况往往是:张三会栽种水稻,李四会播种小麦,王五写得一手好文章,赵六拥有一副好歌喉,等等。所有这些能劳动、能写字、能演唱的能力,如果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8.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眼界里,一般把人类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生产活动,即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的活动;另一种是交易活动,也即权利关系的交易和买卖。早在1912年的时候,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并阐述了他的创新理论,时隔近60年后,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继承并创造出了制度创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节约更多的交易成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制度创新活动;当新制度所能提供的边际收益等于旧制度运行所需付出的边际成本时,制度创新就会暂时停止,制度结构就达到了某种“均衡”状态;当自然环境因素、技术水平、人口结构、产权结构、道德文化以及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变化可能向人们提供新的获利机会的时候,就会出现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动力;而只有当环境彻底改变时,才会又发生新一轮对更新制度的需求或供给。  相似文献   
69.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再一次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灾难无可逃避。在地震之后,在全国迅即形成一股300万志愿者大军,几乎和军队一起出现在地震灾区,从此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志愿行动的序幕。而在后方的广大民众伸出援助之手,顷刻之间以捐款捐物的形式筹集400多亿元款物捐献灾区,他们当中有普普通通的农民,有富豪榜上的企业家,更有影视界的明星们。他们的行动充分说明一个道理:积极参与、有效服务。赶赴灾区的广大志愿者自发分工、探路、收集资讯、调集物资、疏散伤员,行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一切充分说明,灾难面前,十三亿中国人没有缺席。  相似文献   
70.
张民巍 《社区》2002,(23):16-18
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们党在建国后逐步形成了以“单位制”为轴心的基层组织结构体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不再是无所不包、统揽一切的社会基本组成形式,而实际上转变为功能趋向单一的独立利益主体。因此,党和政府也难以继续将单位作为实现社会整合、巩固执政基础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组织载体。另外,大量涌现的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及其成员、急剧增加的社会流动人员和下岗、离岗职工不断地向城市社区集聚,单位组织、社会关系、社会功能等结构要素也在不断地向城市社区沉淀。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建设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实现战略性调整,即以社区为主要空间,构筑城市党的基层组织的轴心体系,通过在社区内部建立完善党的组织,来深化党在城市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形成党对社区的领导核心。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南京市委组织部长杨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