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4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中国、西方、印度有着不同的理念和理路。西方的宇宙是一个实体性的宇宙,个人也是一个实体性的个人,从而在关于人的哲学上,其思想主流呈现为:人是个体之人、实体之人、向外之人;印度的宇宙是一个空性的宇宙,个人也是一个空性的个人,从而在关于人的哲学上,思想主流呈现为:人是宇宙之人、空性之人、向内之人;中国的宇宙是一个虚实合一的宇宙,人也是一个虚实合一的个人,从而在关于人的哲学上,思想主流呈现为:人是虚实相生之人、内圣外王之人、天人合一之人。中、西、印关于人的思考的不同向路,对于全球化时代人的思想的会通,对于怎样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不但具有理论资源的意义,而且具有克服简单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略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原理著作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法 《中州学刊》2007,(1):243-24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在美学原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丰富的内容。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原理的演进,更好地总结其学术经验,对于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在此组织了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美学概论的书写与学术思想演变的关系,呈现出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基本面貌。张法对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总体态势,做了自己的一种概括。章辉、余开亮、曾军分别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部重要的美学原理著作——王朝闻的《美学概论》、李泽厚的《美学四讲》、杨春时的《美学》进行个案研究。希望这些一己之见可以引起学界这一重要学术问题的关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到更好的深入。  相似文献   
43.
数列是近代形式美的核心,它与几何比例有一种互换关系,并在互换中把几何美的更深内容呈现出来,数列体现在人体美上、宇宙和谐上、艺术门类里。数列不但在数的展开上体现了近代的无限追求,还以对数螺旋显示了形式美的新形式。数列让黄金比例呈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而透出了万物之美的秘密。  相似文献   
44.
论主旋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旋律话语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来之后,于90年代有一系列充实和演化,主旋律艺术也以多样形式呈现出来,与时俱进,同时,主旋律艺术与其他艺术,除了在核心上的区别之外,又呈现边界上的互渗,并在这一互渗中显出一些受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印度最早的《吠陀》经典中的神话,显出了鲜明的印度特色,首先体现在天地空三界之神与印欧其它神话比较起来显出了印度特色,其次,天神的演进,从达尤斯到伐楼罗到因陀罗,显出鲜明的印度特色同,最后印度神话显出了四个特点:一是神的形象是在印度式的关联网中出现的,二是实全性和变化性的统一,三是变化具有印度型的特点,四形成了印度文化的化身特点。  相似文献   
46.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康思想的基本要点是镜像阶段(既是主体的形成阶段,又构成主体的本质)和主体三维结构(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在拉康思想的多重来源中,不但有古希腊以来的思想、精神分析思想、后结构思想,还有东方思想(中国的有无相生和印度的色空互换),正是后一个来源构成了拉康思想的难点.理解了这一难点,才有利于理解拉康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47.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比较美学国内外的现状作了现象上的描述,联系比较美学的内在理路,分析了中国比较美学何以呈现为现在势态的原因,指出了中国比较美学的局限,从全球比较美学的语境谈了中国比较美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8.
在远古酒礼器的漫长演进中,鸡彝是一个关节点,它既是之前与五帝到夏代的历史相关联的从尊到彝的酒器演进的终点,又是之后与夏到商到周的历史相关联的从彝到斝到爵的酒器演进的起点。彝本身是多重内容的凝结,从彝到斝到爵,从酒器的角度呈现了夏商周的观念演进。到爵时,酒器转为一个政治等级体制,同时,作为一种具体的酒器消亡了,但作为一个酒器的名称却保留着。  相似文献   
49.
西方生态型美学由三个领域组成:环境美学、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三者在西方审美的生态转型中,以解构和建构的方式,共同促成审美世界观和审美感知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特别强调理性干预的作用.由于对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的理解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态美学.西方生态美学与非西方美学(比如中国美学)的汇通,有利于提升正在困境中的理论清晰性,将会有益于一个新的世界美学框架的产生.  相似文献   
50.
寻根文学的多重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哲学的高度对“寻根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展开透视,认为寻根文学的特点在于:既可以作为现实,又可以作为超越现实的寓言;既是讲的故事,又是讲更为根本的道理。文章以《棋王》、《爸爸爸》、《小鲍庄》等“寻根派”作品为例,解析了寻根文学的多重方向。作者认为,在寻根文学中,阿城的《棋王》写出了一个最可信又最生动最理想的活人;韩少功的《爸爸爸》以实在的远村──鸡头寨来呈现一种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心理结构,这似乎接上了阿城,但这与现代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并不像《棋王》似的透露出理想之光辉,而闪耀着非理想的鬼火,《爸爸爸》写出了寻根的复杂性;《小鲍庄》不是与现代隔绝的鸡头寨,而是已嵌入现代社会中的乡村,虽已嵌入现代,但仍然固守着传统,是80年代定义的“前现代中国”的最典型的表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