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71.
文章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制约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认为校企合作过程实质为寻求"多赢"结果的双主体协同创新过程,是双方优势的融合。合作过程中各方角色定位不同,企业的作用则因其参与的程度不同而不同。校企深度合作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到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做好"合作需求分析"与"合作效果追踪"两项基本工作,并将"校企合作"相关评价指标融入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指标体系,激发一线教师群体的合作热情与动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2.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时刻,在海南,还有一批外国专家留守,默默支持这里抗击"非典"的工作.为了感谢他们对海南的支持所作的贡献,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特别组织部分外国专家在岛内休闲度假.  相似文献   
173.
人际传播在树立政府公众形象中的角色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燕 《社科纵横》2007,22(2):46-47
人际传播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对形成人类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政府工作中,人际传播发挥着实际的效用和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4.
在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口语教学的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合理利用汉语拼音,使学生的口语能力迅速提升,还要重视学生在口语学习中的心理周期,积极利用师生对话与提问,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口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5.
传统着墨率的计算方法只表示不同着墨辊的着墨比率,其值与墨辊排列方式无关,属于静态指标。因此对不同的墨辊排列结构,动态着墨率对输墨性能的评价更有实际意义。文章以罗兰Roland 700及其2种改变分流结构的输墨系统为对象,将输墨系统抽象为有向网,并对油墨传递过程离散化。经计算机仿真,得到3种排列结构下输墨系统的动态着墨率,从而为输墨系统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6.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关系到社会稳定。对于即将面临就业的衡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而言,就业心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本文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使衡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就业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各自的就业计划,并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从而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达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7.
178.
语码转换指说话者在同一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以《鲁豫有约》电视访谈节目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为语料,分析其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语言特点,包括其语法句法结构、语用功能和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79.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是仪器分析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列课堂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针对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0.
关于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最基本而又最复杂的问题.包罗万象而又纷纭变化的人类文化究竟是以什么方式运转的?它的动力又来源于何处?针对这一问题,俄罗斯文化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洛特曼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文化发展的动态图景,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文化动力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