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中国文化的人文本体和终极价值 ,其核心意蕴是天下万物和人从何而来 ,往何而去的问题。在基督教文化中有着自然与自觉、生命与智慧、生与死、无忧虑与原罪、快乐与痛苦五大冲突。中国没有设计一个唯一绝对的上帝创世纪说 ,而是由天地、男女、阴阳冲突融合而化生新和合体 (众多人物 ) ,和合是万物化生的价值本原。中国儒道的生死的终极追究 ,道家上生死的共同载体是气 ,气聚则生 ,气散则死 ,儒家从道德价值的视角讲生死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义务。和合生死学三界 ,即生存、意义和可能生死世界 ,生存生死世界蕴涵境的生死学和理的生死学 ,即体质生死学、生理生死学、情绪生死学 ;意义生死世界包括性的生死学和命的生死学 ,即心理生死学、道德生死学、价值生死学 ;可能生死世界意蕴宗教生死学、哲学生死学和精神生死学。  相似文献   
73.
和合方法的诠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西传统思辨方法是二值逻辑系统特有的思维方法 ,是带有一定偏执性的方法 ,它并不容纳多样性存在 ,而要达到一。传统二元对待与对待统一思辨方法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基于此 ,必须超越中西传统思辨方法 ,彰显和合学的和合方法。中西传统思辨方法可概括为“求一法”、“对立法”、“写实法”。和合方法可谓“生生法”、“创新法”、“意境法”。其操作层面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协调法、平衡法、互补法、双赢法  相似文献   
74.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悼念张岱年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先生曾多次用这两句话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精神 ,其实这两句话也体现了张先生的人格魅力。他的为人为学 ,确实是“下手处是自强不息 ,成就处是至诚无息”。道德文章 ,都堪称人范、人师。一、离 去   2 0 0 4年 4月 2 4日 ,我出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召开的“2 0世纪西学东渐史学术座谈会” ,我见北大各教授脸色沉重 ,得知张先生于凌晨逝世 ,当时我真不敢相信。自言 :这怎么可能呢 !记得在正月初三 ( 2月 2 2日 )我与罗安宪副教授曾到张先生家拜年 ,张师母骨折卧床 ,他坐在床边 ,我们问候师母后 ,他示意到客厅 ,我准备扶他起来 ,他不要…  相似文献   
75.
一安身立命是指主体对于人自身生活和精神的一种寄托的认识和把握。命是异在于主体而存在的一种必然性,主体对于必然之命往往是无可奈何的,因而有一定的神秘性,并构成对  相似文献   
76.
和合学——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哲学,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大体都是"接着讲",也即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当下,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网络普及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同世界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国问题,也就是全人类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哲学是什么?哲学如何创新?和合学是什么?为什么要讲和合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7.
一近几年来,关于谭嗣同的哲学思想,爭论颇为热烈。有人认为,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用‘以太’代替了中国古典唯物主义所说的‘气’”;有人说他是唯心主义的,他的“‘以太’与‘心’、‘识’性质相同”;最近,又有人认为谭嗣同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他用‘以太’的普遍性质和客观性质来解释自然的时候,是唯物主义的;当他用‘以太有知说’来解释意识现象的时候,走到了庸俗的物活论,并通过灵魂不灭说而达到唯心主义。”因此,我们“既不能只看到前面而不谈后面,说他是‘杰出的唯物论者’;也不能只看到后面而不顾前面,说  相似文献   
78.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哲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哲学的解放 ,为新哲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激发着哲学的创新意识 ,催动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和合学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和合学力图化解 2 1世纪人类的五大冲突和危机 ,是中国哲学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79.
张立文 《船山学刊》2002,(3):5-9,26
合和历史哲学是人的智慧创造,无人的智慧创造,就无人类历史,亦无和合历史哲学。和合生存历史世界(情的历史世界)说到底是人的生存历史世界,有人的生存,才有生存历史世界的生态、形态和情态历史学。因此,和合历史哲学应定位在和合生存世界。然而,人的生存是有意义的生存,人的智能创造,是为了生存意义,他所创造的历史世界亦是有意义的历史世界,于是便进入和合意义历史世界(势的历史世界)来考察。一、权势对历史的玩弄和合意义历史世界(势的历史世界)是指特定历史世界内特定历史人物所制造的特定历史事件或行为活动所具有的意…  相似文献   
80.
李退溪理动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李退溪哲学逻辑结构探析》①中认为,理(太极、道)——气(阴阳、器)——五行,是天道范畴系统,四端七情——道心人心——善恶,是人道范畴系统,构成了从天道到人道的一体化行程。这个行程的逻辑次序是与《天命图说》及《圣学十图》主旨相符合。然而,人道范畴又是人对宇宙本体和化生过程的体认。因此,笔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