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为了人民的自由幸福,不屈不挠地奋斗了一生。尤其是晚年,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首次倡导国共合作,为开创大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大好局面奠定了基础。今年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日,在举国隆重纪念这位革命伟人之际,缅怀他首缔国共合作的丰功伟绩,对我们今天完成中华民族统一、振兴的宏伟事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晚清汉口茶市与武汉社会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汉口茶市形成。开埠以后,汉口成为国内著名茶市,对当时武汉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多种重要影响,包括:茶市兴衰成为商业贸易盈缩的表征;影响金融业发展;茶厘成为湖北重要的财政收入;吸引外商投资设厂,刺激民族企业发展;产生了武汉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等。  相似文献   
13.
武汉虽是历史文化名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却很少。以明清史料而言,除了地方志书外,仅有的几部武汉文献掌故都出自客籍学者之手,武汉本籍学人记述乡邦历史风物的著作却寥若晨星。当代武汉耆宿徐明庭先生,继杨铎先生之后,醉心乡邦文献的搜集整理,取得丰硕成果,近又将多年发表的学术随笔汇集为一书,取名《老武汉丛谈》出版。该书文史兼长、包罗宏富,不仅拓展了武汉文史掌故研究的内容,也有助于改变武汉学者不研究武汉历史的成见。  相似文献   
14.
关于自立军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于1900年的自立军起义,早已引起史学界重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它性质的认识、作用及意义的评价,却一直存在很大分歧。本来,在学术探讨中,由于研究者所用资料和理论方法不同,观点歧异,各张一帜,是常见现象,无足为怪。可是,表现在自立军问题上,大家占有的史料和所用的理论方法,实际上并无二致,甚至在思路及表述方式上也极为相近,所得结论却大相径庭。其中原因何在,就颇值得深思了。我认为,进一步发掘考释史料,弄清自立军起义某些侧面细节,虽然对缩小认识分歧会有助益,而从方法论角度对研究本身进行反思,也许是解决纷争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