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135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374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作为本地区的一个文化载体,地方高校在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等职能的同时,也受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坚持"以文化人"、重塑大学文化,坚定"服务理念"、摆脱功利化,坚守"学术文化"、远离官本位,是我国地方高校走出文化危机,早日形成特色,实现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32.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货币政策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其传导机制来实现.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大大削弱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使货币政策传导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元化,传导途径变得复杂化,基于此,提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框架,探讨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各个要素的影响,指出金融创新改变每种传导渠道的相对重要性,使货币政策传导同时受到加强和削弱的效果,即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具有非平衡性.  相似文献   
33.
一套完整的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比较不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绩效提供一个科学依据.农村土地流转绩效体现于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两方面,笔者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来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绩效评价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农业产业发展三个方面的11个指标,社会绩效评价包括农村社会和谐、农村土地环境两个方面的5个指标.  相似文献   
34.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传导实际利率渠道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静态协整和动态检验方法,采用中国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际利率渠道.检验结果支持传导渠道中各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过渠道中各中介变量对最终产出的短期效应不够显著.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能有效传导至货币市场,但后续传导受到阻滞.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在支持利率渠道传导时滞效应存在的同时,也表明两条实际利率渠道所发挥的作用日渐显著.  相似文献   
35.
档案式保护是国际法规定的“非遗”保护模式,以提高“非遗”生命力为宗旨。“非遗”档案化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有关科研、教育、宣传是保护主要内容,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是保护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6.
目前刑法将贪污贿赂罪局限在收受财物的范围内,易导致“性贿赂”这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逃脱刑罚的制裁。从法理学的视角,从“性贿赂”入罪的应然性、道德合理性、立法渊源的层面,来论证将“性贿赂”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7.
关于民族地区农村政策冲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中央和地方农村政策的支持,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支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但由于政策制定的背景条件、制定的主体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和变化,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冲突,这不仅影响了政策的权威性,也给政策的顺利执行带来了困难。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当前民族地区农村政策冲突的形式、冲突的原因、冲突调适的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8.
沈从文小说《边城》一直被认为是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实际上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丰富而隐匿的,应该说《边城》主题具有对话的多样性,即小说从东西方文明的对话角度,从东西方宗教精神,从隐秘的中国现代精神的角度揭示了《边城》主题对话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边城》主题隐秘的对话走向敞开的空间。  相似文献   
39.
根据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深入分析了甘肃省科技能力不强的原因及制约因素.提升甘肃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和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提高创新经济绩效等.  相似文献   
40.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全省财政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全省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财力保证。但财政收入总量小,支出增长快,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同时,财政支出存在范围和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出效益不够理想,支出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研究和探讨甘肃财政支出问题,对于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