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
33.
张胜利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9-113,129
《红楼梦》中众女儿的形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东方女性"之美的闪光点;同时她们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又深受双重人格的困扰。吕启祥先生的论红文章,特别是《〈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立》一文,从女性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意识出发,深刻解析了《红楼梦》中"东方女性气质"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红楼女性如何在审美活动与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的命题;阐述了《红楼梦》一书与现代女性文化形象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应恢复和确立《红楼梦》在世界女性学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4.
35.
鲁迅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古代文学,重视"历史性"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了"知人论世"的传统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得以展开的具体历史境域.这种研究活动奠基于社会实践之上,从传统的认识论转向对人生的积极介入,突出文学研究的批判功能和实践功能.他完成了"知人论世"古典范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36.
1978年,王女士与王先生结婚,并生育一子。王女士婚后发现王先生有酗酒恶习,致使家中一贫如洗。王女士多次劝说王先生戒酒,但屡屡遭到王先生的打骂。为此,王女士从1998年起到其妹妹家居住了5年。王女士认为,两人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必要,便将王先生推到被告席上,请求法院判令解除 相似文献
37.
张胜利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95-99
以赛亚·伯林和黑格尔是不同时代的重要思想家,他们对作为政治哲学核心概念之一的"自由"都有着自己重要的阐释。以赛亚·伯林对自由做了著名的两种区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这种区分和阐释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并被普遍接受;黑格尔则认为精神的本质就是自由,并从形而上的角度区分和阐释了三种自由: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和社会自由。两者在出发点和阐释方法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38.
维新时期进入中国的自由主义经过五四的短暂繁荣之后,在20世纪40年代末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关于中国自由主义的争论的多面性,集中在其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在中国走向失败的原因探求,殷海光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似乎成为历史的定律。其实,中国自由主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其对民族主义的错误认知,这里主要包括其对反帝历史任务的错误认知以及对中国传统的错误认知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9.
张胜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35-38,49
陈独秀五四时期自由观的含义是主体从封建礼教、宗法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形成独立的人格。他对孔教、宗法思想进行批判 ,对自由人格进行了阐释 ,对自由与宪政、救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深入研究了个人财产权与自由的关系。陈独秀将近代自由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并与国情相结合 ,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张胜利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2)
联邦独立管制委员会制度适应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改革的客观需要,发挥了看得见的手的重要监管作用。分析联邦独立管制委员会的历史渊源,与传统行政机关比较,探究其权限范围、决策机制、成员构成、法律地位、管理范围、管理方式、财务制度与任免机制等制度特点。 相似文献